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汪大猷
诗人介绍
汪大猷

汪大猷   wāng dà yóu

(1120—1200)庆元鄞县人,字仲嘉,号适斋。汪思温子。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兼庄文太子侍讲,多寓规戒。迁秘书少监,修五朝会要。兼崇政殿说书、给事中,孝宗每访以政事,多所建议。权刑部侍郎,以新旧刑法相抵牾,请降诏编纂,书成上进。出使金国,还改权吏部尚书。后知泉州,改隆兴府、江西安抚使。卒谥庄靖,一谥文忠。有《适斋存稿》等。
本    名
汪大猷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庆元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
出生时间
1120
去世时间
1200
主要作品
《次韵奉答诸公》《次韵奉答诸公》《和姜梅山见寄》《题乐天居士诗集后时谪居庐山》《题袁右丞滋像》等
主要成就
出使金国,戌守台湾,史浩赞叹他“高风亮节”
诗人诗词
人物经历
汪大猷传
人物经历

历婺州金华县丞、大宗丞兼吏部郎官、户部右曹、礼部员外郎、礼部侍郎。历太子左谕德、侍讲。进讲《孟子》,多寓规戒。兼崇政殿说书、侍讲,孝宗屡访时政。其论治道,务为实用。官至吏部尚书。居乡,劝率富室兴修学校。曾说“崇释老之居以邀福泽,不如新夫子之宫以助教化”(《宋元学案·黾山学案》)。著有《适斋存稿》、《适斋备忘》、《训鉴》、《兴仁录》等。

汪大猷传

汪大猷,字仲嘉,庆元府鄞县人。绍兴七年,以父恩补官,授衢州江山县尉,晓畅吏事。登十五年进士第,授婺州金华县丞,争财者谕以长幼之礼,悦服而退。李椿年行经界法,约束严甚,檄大猷覆视龙游县,大猷请不实者得自陈,毋遽加罪。改建德,迁知昆山县。丁父忧,免丧,差总领淮西、江东钱粮干官,改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参知政事钱端礼宣谕淮东,辟干办公事,充参议官,迁大宗丞兼吏部郎官,又兼户部右曹。入对,言:“总核名实,责任臣下。因才而任,毋违所长,量能授官,毋拘流品。”孝宗顾谓左右曰:“疏通详雅而善议论,有用之才也。”除礼部员外郎。丞相洪适荐兼吏部侍郎,仍迁主管左选。庄文太子初建东宫,兼太子左谕德、侍讲,两日一讲《孟子》,多寓规戒。太子尝出龙大渊禁中所进侍燕乐章,谕宫僚同赋,大猷曰:“郑、卫之音,近习为昌,非讲读官所当预。”白于太子而止。迁秘书少监,修《五朝会要》。金人来贺,假吏部尚书为接伴使。寻兼权刑部侍郎,又兼崇政殿说书,又兼给事中。孝宗清燕,每访政事,尝曰:“朕每厌宦官女子之言,思与卿等款语,欲知朝政阙失,民情利病,苟有所闻,可极论之。”大猷遂陈耆长雇直隶经总制司,并缘法意使里正兼催科之役,厉民为甚。又论:“亭户未尝煮盐,居近场监,贷钱射利,隐寄田产,害及编氓,宜取二等以上充役。”又论:“赐田勋戚,豪夺相先,陵轹州县,惟当赐金,使自求之。”又论:“没入赀产,止可行于强盗、赃吏,至于仓库纲运之负陷者,惟当即其业收租以偿,既足则给还,使复故业。”转对,言捕酒之害,及居官者不得铸铜为器。上嘉奖曰:“卿前后所言,皆今日可行之事。”权刑部侍郎,升侍讲,言:“有司率用新制,弃旧法,轻重舛牾,无所遵承,使舞文之吏时出,以售其奸,请明诏编纂。”书成上进,上大悦。尚书周执羔韩元吉、枢密刘珙以强盗率不处死,无所惩艾,右司林栗谓:“太祖朝强盗赃满三贯死,无首从,不问杀伤。景祐增五贯,固从宽。今设六项法,非手刃人,例奏裁黥配,何所惩艾,请从旧法,赃满三贯者斩。”大猷曰:“此吾职也。”遂具奏曰:“强盗乌可恕,用旧法而痛惩之,固可也。天圣以来,益用中典,浸失禁奸之意。今所议六项法,犯者以法行之,非此而但取财,惟再犯者死,可谓宽严适中。若皆置之死地,未必能禁其为盗,盗知必死,将甘心于事主矣,望稍开其生路。”乃奏用六项法则死者十七人,用见行法则十四人,旧法百七十人俱死。遂从大猷议。借吏部尚书为贺金国正旦使,至盱眙,得印榜云:“强盗止用旧法,罢六项法。”还朝自劾求去,上闻之,复行六项法。改权吏部侍郎兼权尚书。夜传旨学士院,出唐沈既济论选举事,曰:“今日有此敝,可行与否,诘旦当面对。”即奏:“事与今异,敝虽似之,言则难行。”上曰:“卿言甚明。”既郊,差充卤簿使,以言去,授敷文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起知泉州。毗舍邪尝掠海滨居民,岁遣戍防之,劳费不赀。大猷作屋二百区,遣将留屯。久之,戍兵以真腊大买为毗舍邪犯境,大猷曰:“毗舍邪面目黑如漆,语言不通,此岂毗舍邪耶?”遂谴之。故事蕃商与人争斗,非伤折罪,皆以牛赎,大猷曰:“安有中国用岛夷俗者,苟在吾境,当用吾法。”三佛齐请铸铜瓦三万,诏泉、广二州守臣督造付之。大猷奏:“法,铜不下海。中国方禁销铜,奈何为其所役?”卒不与。进敷文阁直学士,留知泉州。逾年,提举太平兴国宫,改知隆兴府、江西安抚使。以大暑讨永新禾山洞寇,不利,自劾,降龙图阁待制,落职,南康军居住,提举太平兴国宫。复龙图阁待制,提举上清太平宫。复敷文阁待制,升学士。没,赠二官。大猷与丞相史浩同里,又同年进士,未尝附丽以干进,浩深叹美之。好周施,叙宗族外族为《兴仁录》,率乡人为义庄二十余亩以倡,众皆欣劝。所著有《适斋稿》、《备忘》、《训鉴》等书。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