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林积
诗人介绍
林积

林积   lín jī

(1021—1091)宋南剑州尤溪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循州判官。迁知六合县,开陂塘三十六。历官至淮南转运使。性廉谨方严,居官有治绩,才行为王安石所称,然终以鲠挺不得进用。
本    名
林积
字    号
公济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时间
1021
去世时间
1091年
主要作品
《题州宅舣阁》
诗人诗词
宋朝循州判官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诗人诗词
宋朝循州判官

轶事典故

林积年青时进京赶考,途经蔡州(今河南省汝南)的一家客栈投宿。在客房,林积拣到一个布囊,内有大颗的珍珠上百颗。为了稳妥,林积便把珍珠收于箱箧中。第二天,林积问店主昨天什么人在这个房间住过。店主说是一个巨商。林积便交代店主说:“这个人是我的故友,如果他有回来找时,可以叫他到京师上痒贯道斋,寻问林积。千万!千万!不可误事!”即使这样,林积仍不放心,他怕店主人忘了,于是沿路上粘贴手榜: “某年、某月、某日,有剑浦林积假馆上痒,有故人元珠,可相访于贯通斋。”不久,巨商发现丢了珍珠,急忙赶到客栈,听了店主转告林积的留言后,立即赶赴京师找到了林积,林积核实情况后,如数送还珍珠。巨商感激不已,拿出一半的珍珠酬谢林积。林积说:“岂有此说!我如果要你一半时,也用不着沿路粘贴手榜,叫你来寻。”坚持了如数归还珠宝。

人物生平

林积正是带着他不为名利所动的优良品质步入仕途。他任循州判官时,负责审理一起“海盗案”。上司提刑为了出政绩好向朝廷邀功,要林积对此案从重惩办,并且许诺说办好此案后可以保举林积升迁。林积不为名利所动,坚持秉公执法。他经过反复侦讯,多方认搜集取据后,认定这是一起冤案,将58名被告无罪释放。林积为官不仅严于律已,公正严明,而且十分关心民生大计,注重地方经济发展。他任安徽省六合县知县时,六合县是个十分贫穷的地方,十年九灾,不是旱就是涝。在林积的倡导下,全县开凿了36口陂塘,蓄水灌溉,既防涝又防旱,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不久,林积被擢升为广南东西二路提举。广南盛产银、铜,而银、铜的开采是国家重要的税源。林积亲自深入矿山,精心规划银、铜矿的开发,指导改进冶炼技术,增加产量;并且积极疏通运销,使矿坑课利随之增加,政府既增收了课税,民众也增加了收入。同时,林积也加强市舶港口的管理,调处涉外关系,招徕外国商人,促使了地方贸易的兴盛。

史籍记载

熙宁年间,林积在安徽泗州任职。时值,变法革新派的王安石任宰相。王安石十分器重林积,以林积在泗州任内的政绩报呈朝廷。宋神宗皇帝特传旨宣林积入京觐见,褒扬他“廉能”。元祐年间,林积出任河南转运使。河南是京都生活物资的主要供应地之一。河南漕运光是粮食每年就要运送大约400万石到京都。林积出任河南转运使后,十分注意清理漕运,督促所管辖的常平司和发运司,做好物价管理与运输调度等工作。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六月,林积积劳成疾,卒于河南任所。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林积,1961年12月生,广东阳江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月入党,学历省委党校研究生(经济学专业,原广东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工商管理硕士。曾任省社保基金局副局长、广州市府办公厅副主任,2003年1月任广州市委副秘书长,2007年3月挂任贵州省政府副秘书长(同年7月提为正厅级),2011年2月任现职。2012.1.7---拟任省物价局局长。2014年1月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