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邵度
诗人介绍
邵度

邵度   shào dù

邵度,金华(今属浙江)人。从吕祖谦学。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三。今录诗六首。
本    名
邵度
所处时代
宋代
出生地
浙江省温州
去世时间
1970年
主要作品
《挽东莱先生》《挽东莱先生》《挽东莱先生》《挽东莱先生》《挽东莱先生》等
诗人诗词
简介
童年经历
摄影经历
作品特色
后期作品
个人作品
个人荣誉
相关评价
简介

邵度(1910--1970),生前任香港《大地》画报特约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学会会员。 少年时代爱好文学、美术。14岁在温州师范附小毕业后进温州"爱吾"照相馆学艺。1928年任"还吾"照相馆摄影师。1931年在《文化画报》23期发表处女作。1935年《丰获》、《斜阳城郭》入选"万国摄影展览会"而开始闻名于摄影界。其后,拍摄许多歌颂家乡农民辛勤劳动和描绘浙南田园秀丽风光的照片陆续在《飞鹰》、《良友》、《大地》、《环球》、《美术生活》、《中国摄影》等摄影画报上发表,抗战期间,面对日寇的侵略,以相机为武器,拍摄了许多记录日寇暴行和表达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照片,主要有:《雄视》(1939年9期《飞鹰》),《战时模范教材第一课》(1939年4期《大地画报》)、《暴鹰的牧场》、《敌机敌舰威胁下之温州》(1937年2期、1938年9期香港《良友》画报)等。1939年被聘为香港《大地》画报特约摄影记者,及时向国内外报道战况。早期风光照片代表作有《风雪夜归人》,曾收入《中国摄影艺术集》(第一集),并于1948年和《风起云飞扬》、《月皓塔影昏》等照片参加上海中国摄影学会第一届展览会。《台湾行》第35届作品发表在1947年22-25期《环球》画报。后期代表作《殴江晨曦》、《殴江日出》、《温州晓色》等先后入选全国影展及刊登在《中国摄影》和《江山如此多娇》上。1985年9月浙江摄影家协会举办"邵度摄影遗作展览"以作纪念。《中国摄影》载文评价,称邵度的一生"为祖国和摄影事业作了有价值的奉献",其作品显著特点是"质朴自然、情真意切"、"为情而造文,有感而发"。1970年逝世。

童年经历

邵度出生于温州永强区一个书香世家。其父,乡亲们尊称为“静山相”。随着清王朝的式微,家道中落,童年的邵度亦曾经历过上山砍柴、放牛的艰苦生活。十四岁那年小学毕业,便进入温州府 前桥边的爱吾照相馆当学徒。三年出师,转到胞兄邵量开设的还吾照相馆做帮手。邵量早逝,留下一笔债务由邵度负担。艰苦创业,加倍努力,终于还清了债务。知友王璞评他的为人“立身廉,处事俭,取予义,交友信”。

摄影经历

邵度对摄影艺术具有锲而不舍、锐意进取的精神。14岁开始接触摄影,1931年在《文化画报》23期发表处女作。1935年《丰获》、《斜阳城郭》入选"万国摄影展览会"而开始闻名于摄影界。其后,拍摄许多歌颂家乡农民辛勤劳动和描绘浙南田园秀丽风光的照片陆续在《飞鹰》、《良友》、《大地》、《环球》、《美术生活》、《中国摄影》等摄影画报上发表,抗战期间,面对日寇的侵略,以相机为武器,拍摄了许多记录日寇暴行和表达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照片,主要有:《雄视》(1939年9期《飞鹰》), 《战时模范教材第一课》(1939年4期《大地画报》)、《暴鹰的牧场》、《敌机敌舰威胁下之温州》(1937年2期、1938年9期香港《良友》画报)等。1939年被聘为香港《大地》画报特约摄影记者,及时向国内外报道战况。早期风光照片代表作有《风雪夜归人》,曾收入《中国摄影艺术集》(第一集),并于1948年和《风起云飞扬》、《月皓塔影昏》等照片参加上海中国摄影学会第一届展览会。《台湾行》第35届作品发表在1947年22-25期《环球》画报。

作品特色

邵度的摄影作品具有浓郁的国画韵味和民族气息,人称其作品如同田园诗人的诗,自成一格 。早期代表作《风雪夜归人》运用朴素的线条,白描了江南雪天村野风光;而后期代表作《瓯江日出》,则用饱蘸水墨画意的笔触,勾勒了江南水乡的晨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发人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眷恋之情。 邵度一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拍摄照片讲究意境。他认为,一张照片寓意深远与否,与作者的思想修养息息相关。“积之平日,得之俄顷”是他毕生从事摄影创作的经验之谈。

后期作品

解放后,邵度为祖国的新生而欢欣鼓舞,作品一改以往清高冷逸的格调,变得热烈豪放、生机蓬勃,如《万心欢跃迎朝阳》、《滔滔江水向东流》、《壮丽江山图画中》等,都显示了作者新的艺术风格。发表在1961年第5期《中国摄影》上的《瓯江日出》是邵度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二周年而创作的。画面上江天一色,朝阳透过迷雾,呈现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近处停泊的几只渔舟,与江心几只徐徐行进的舢板,形成了静与动、大与小、近与远、深与浅的对比;整个画面浑厚壮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瓯江日出》和《北极温泉》被选入纪念国庆十五周年的大型画册《江山如此多娇》,作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拉诸国的馈礼。 为了创作,他把全家从闹市区搬到偏僻的西郊郭公山麓定居。这里登山,东瞰市区,南望莲峰,西眺瓯江,北览孤屿,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季节的迁移,气候的变化所显现的佳境,几乎成了邵度创作基地。 “文革”期间,邵度收藏的摄影书籍和刊有他大量作品的画报等,被红卫兵付之一炬。他不能公开搞摄影创作,就把照相机的皮壳卸掉,用马粪纸重做一个外套,遮人耳目。依旧跋山涉水,广为捕捉镜头。深信雨后必然天晴。就在他即将走完人生路程的前夕,于1969年,他创作了一幅《荆棘丛中别有天》,透过眼前尖利的荆棘丛,映现出远处晴朗明澈的山峦和岛屿,倾注着他全部想望。

个人作品

于《文华画报》(1931年23期)发表处女作《伟大的桥工》和《龙泉洛州桥》。嗣后于《美术生活》(41期)发表一组反映家乡农民劳动生活画面的照片《耕耘和收获》。还陆续在《寰球画报》、《中国摄影》等摄影刊物上发表作品。《丰获》、《斜阳城廓》二幅入选万国摄影展览会(上海,1935年)。拍摄许多歌颂家乡农民辛勤劳动和描绘浙南田园秀丽风光的照片陆续在《飞鹰》、《良友》、《大地》、《环球》、《美术生活》、《中国摄影》等摄影画报上发表。拍摄了许多记录日寇暴行和表达全国人民奋起抗日的照片,主要有:《雄视》(1939年9期《飞鹰》),《战时模范教材第一课》(1939年4期《大地画报》)、《暴鹰的牧场》、《敌机敌舰威胁下之温州》(1937年2期、1938年9期香港《良友》画报)等。后期代表作《殴江晨曦》、《殴江日出》、《温州晓色》等先后入选全国影展及刊登在《中国摄影》和《江山如此多娇》上。

个人荣誉

他生前两次想办个人作品展览,均未如愿。为了纪念他,1985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分会在杭州浙江展览馆举办了“邵度摄影遗作展”,次年,又在温州市展览馆展出。 邵度八个子女有五个从事专业摄影。大儿子邵家业,特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9年和1992年蝉联两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提名奖。200多幅作品在国际影展上展出,几十幅获金、银、铜奖。1995年在意大利举办邵家业个人摄影作品展览。有《邵家业摄影集》出版。三女儿邵羡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在国内外发表新闻照片、艺术作品6千余幅,多次获奖。第三代邵大浪,邵度的长孙,邵家业的儿子,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10多次获美国、英国和港、澳、台等地区举办的国际影展金牌、银牌。一门三代,人才辈出,可谓摄影世家。

相关评价

《中国摄影》载文评价,称邵度的一生"为祖国和摄影事业作了有价值的奉献",其作品显著特点是"质朴自然、情真意切"、"为情而造文,有感而发"。邵度一生勤奋好学,酷爱文学和美术,尤其推崇清代诗人袁枚的《随园诗话》,潜心研读。他在摄影艺术上,继承和发扬了祖国文化艺术传统,汲取了宋、元山水画家的雄浑特色,把多姿多彩、瑰丽灿烂的大自然风光再现在人们面前。许多作品极富中国山水画特色,可与宋元山水名画相媲美,而意境却超越宋元山水,具有时代特色。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