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宋之才
诗人介绍
宋之才

宋之才   sòng zhī cái

(1090—1166)温州平阳人,字廷佐,号云海居士。徽宗政和八年进士。教授京兆府学。深务韬养,积十八年不迁官。后以荐召试,除正字。历校书郎、权吏部侍郎,奉祠。高宗绍兴中,以朝奉大夫致仕。卒谥文简。有《云海敝帚集》。
本    名
宋之才
字    号
字庭佐
所处时代
宋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出生时间
1090年
去世时间
1166年
主要作品
《观潮阁》《隆山院》《石柱庵》《蘼芜·叶叶秋声中》《夜坐联句》等
诗人诗词
基本情况
人物评价
宋岙庙
基本情况

宋之才(一○九○~一一六六),字庭佐,温州平阳(今属浙江)宋桥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贵州主簿,改京兆府学教授。因尚书右丞许景衡极力推荐,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后迁任校书郎,又为考功员外郎。累迁国子司业,权吏部侍郎。出使金国,归,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起知泉州。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致仕。孝宗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七,谥文简。有《云海敝帚集》,已佚。事见《浪语集》卷三四《宋侍郎行状》。

人物评价

宋之才被史学界称为宋代杰出的外交家。绍兴十四年(1144)奉旨出使金国。金主问:"宋大国乎,小国乎。"之才答曰:"非大国,亦非小国,乃中国也。"金主叹服。归国时,高宗抚其背曰:"真我宋之才也"。在吏部任内,深受朝臣赞许。时秦桧弄权,曾对宋之才说:大儒不可多用。之才知其嫉贤忌能,说:只怕大儒不多,有用的大儒多有什么可怕。秦桧怏怏退去。历官50年,平生恬静寡欲,操履洁白。晚年居温州瑞安周岙。宋之才晚年居温州瑞安宋岙,宋岙位于瑞邑集云山南麓,宋岙村已废。瑞邑人感其贤,建宋尚存书庙为之祭祀,庙称为宋岙庙(旧称河东庙)。《旧志》云,宋之才宅在清泉乡宋岙里,立祠祀之曰河东庙。现存内外两庙。外庙现位于入瑞城高速公路出口东面山麓。

宋岙庙

历史沿革

宋岙庙,也称宋尚书庙。庙前原有溪流,有一桥,名宋岙桥。桥下,溪水澄清,汩汩而流;沿溪,岸芷汀兰,环境清幽。是集云八景“锦湖风月”的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因建设道路被湮没。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有乡绅陈茂华等人捐田建庙(内庙石碑中载);民国初,庙宇被台风摧毁;民国十八年(1930),乡人陈云顺等发起重建;1985年,乡人陈顺池等18人发起重修五间主殿。

建筑结构

宋岙庙由山门、左右庙廊和主殿组成。山门仿木式结构,落翼歇山式屋顶,小筒瓦屋面,置滴水钩头。主、副脊两端皆塑龙吻,活灵活现,两层檐角高高仰翘,灵然若飞。山门顶阁分为三间,柱、梁拱斗相托,十分壮观。中间置横匾额“宋岙庙”,柳骨颜肉,刚劲丰腴;上置蓝底金字竖额,中书“敕封”二字,显示了祀神宋之才的地位和庙宇的庄严。山门两旁置楹联框,嵌青石阴刻楹联:“宋室忠良慑金虏,神州鸿儒斥佞臣。”进山门,里面是由两廊和主殿围成的天井。主殿五间,落翼式,中殿塑宋之才神像。右墙嵌《南宋名臣宋之才丰碑》青石碑志。屋脊镂雕花脊,中塑“三星”,两端塑腾龙吐水。整座庙宇虽规模不大,建筑简朴,却显得古朴、深邃。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