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古诗大全
当前位置:首页古诗大全 黄泳
诗人介绍
黄泳

黄泳   huáng yǒng

黄泳,字宗永,莆田(今属福建)人。徽宗大观二年(一一○八)应童子科,三年,赐五经及第。终通判郢州。事见《莆阳比事》卷一。今录诗三首。
本    名
黄泳
所处时代
宋代
主要作品
《题昼寝宫人图应制》《为师宪兄悼侍儿倩倩》《为师宪兄悼侍儿倩倩》
诗人诗词
早年经历
代表作品
早年经历

黄泳自幼敏学,三岁时便能过目成诵。按古代科举制度要求,须学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功课,方能入京应试,然而黄泳仅用四年时间便学完《五经》。大观二年(1108),七岁的黄泳应试童子科,他不但能喻《五经》,还能喻《乐经》,令在场的考官啧啧称奇,也一时在莆阳大地传为佳话。这年十二月,宋徽宗得知此事,就诏见黄泳。徽宗摘选《诗经·小雅》中“南山之寿”句以发诵,黄泳即应声诵曰:“不骞不坠”,徽宗一听,惊讶地说:“你念错了。”但黄泳却不慌不忙答曰:“诗人不识忌讳,臣安敢复尔?”原来这原篇句是“不骞不崩”,因“崩”字有讳皇帝“驾崩”之忌,故黄泳为避讳,而把“崩”字改念为“坠”。徽宗听毕,龙颜大悦,于是引黄泳入后宫。其时有位侏儒傅粉戏于黄泳前,脱去黄泳所戴帽子,见黄泳头上无发,便戏谑说:“?梨子(和尚)乃求官耶?”黄泳向徽宗顿首跪谢曰:“臣何罪而免冠乎?且臣实非僧,故以儒冠见。此曹(这些人)非男子耶?安得为女人饰?”徽宗笑而奇之。

代表作品

徽宗引黄泳在后宫遍见后嫔,后嫔都觉得黄泳这孩子十分可爱,争着赐他金钱、果饵。恰巧墙上挂着一幅《美人昼寝图》,徽宗便命黄泳为此图题咏。黄泳才思敏捷,当即挥毫,作《题昼寝宫人图应制》,诗云:御手指婵娟,春风昼日眠。粉匀香汗湿,髻压鬓云偏。柳妒 眉间绿,桃惊脸上鲜。梦魂何处是,应绕帝王边。此诗把图中美人在春风丽日时的睡态描写得淋漓尽致,那粉黛溢香,髻压云鬓,眉如柳叶,面如桃花,窈窕芳容跃然纸上,尤其是诗末写美女梦魂“应绕帝王边”,更是迎合一生恋色的风流天子。宋徽宗高兴之余,特赐黄泳五经及第。黄泳官至朝奉郎、郢州通判,著有《四印居士集》。此集今已不传,《闽诗录》丙集卷六除收进《题昼寝宫人图应制》诗外,还收有他的《为师宪兄悼侍儿倩倩》二首:兰质蕙心何所在?风魂云魄去难招。子规叫断黄昏月,疑是佳人恨未消。含怨衔辛情脉脉,家人强遣试春衫。也知不作坚牢玉,只向人间三十三。师宪即黄公度(1109—1156),号知稼翁,黄滔八世孙,莆田城内东里巷人,宋绍兴八年(1138)状元。黄泳年长公度七岁,称公度为兄,足见他对公度的敬重。黄公度初授平海郡节度判官兼南外宗簿,任满召回临安(杭州)授秘书省正字,位卑禄薄,已属失意,岂料因在宋金和议中与秦桧意见不合,触犯权奸,不久便被罢归抵家。公度原有两个侍儿(婢女),一个叫倩倩,一个叫盼盼,据《兰陔诗话》云,此二女“皆姝丽”,“体轻飞燕,歌欺樊素,压尽芳菲”。公度有首罢离临安时写的《好事近》词,词末“莫把歌裙舞扇,便等闲抛却”即指此两侍儿。公度还有首《菩萨蛮》词写罢归抵家与两侍儿久别重逢时的情形:眉间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试问:“忆人不?”无言但点头。嗔人归不早,故把金杯恼。醉看舞时腰,还如旧日娇。词人借叙写与两个侍儿重逢之际的音容情态,以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劳愁。从词中可知两侍儿虽世事未谙,却善解人意。她们敬重黄公,为黄公排忧消愁,而公度也没有把她们作为下人看待。对倩倩之死,公度自然是悲痛的,而黄泳的悼念诗亦写得悲情切切。诗中他把倩倩比作“兰质蕙心”,用子规的悲啼来形容“佳人”留下的遗恨,从中也不难看出黄泳作诗的非凡功力,以及他与黄公度的亲密兄弟般关系。

相关诗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