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造句大全
造句
当前位置:首页造句大全 吏部造句
吏部造句
1、叶爱卿,朕今日会先行审阅,明日即可批复于吏部
2、淄博周村万家村是明清毕姓两代尚书府第及明朝吏部尚书万安之祖籍,从村中留存至今的明清古建筑中,仍能感受到当时的名门望族景象。
3、此时,正好他的儿子胡宗尧按例由吏部考察改任京官。
4、前奉皇考敕旨,令伊管理吏部、刑部事务,嗣因军需销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谕令兼理户部题奏事件,伊竟将部务一人把持。
5、明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辞官后家居十年卒,先已加柱国、少保,乃赠太保,谥文襄。
6、北魏末年和北齐时期,州郡僚佐大多由吏部铨授,但州郡长官自署僚佐的制度并未废除。
7、因这朝官中有高就至吏部侍郎者,所以,便有些歪财敛来,横财捡来,使这文家几辈数度,俱是豪家富户,财主大宅。
8、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课题撰稿人江小涛、梁建国介绍,南宋秦桧身为宰辅,贪得无厌,开门受贿,吏部甄选的官员必先要给秦桧送足钱后才能正式上任。
9、王世充僭号,署少吏部,颇亲近用事。
10、是一个少年官人,因仇家诬枉,失了宜职,只求一关节到吏部辨白是非,求得复任,情愿送此珠子。
11、但由吏部铨叙分发的人,清代必须有引见,必待皇帝见了面以后,才得正式去上任。
12、或许是他的诗歌打动了吏部官员,庞锦还因此当上了浙江嘉兴府平湖县教谕。
13、不久改任吏部文选司主事凡三年,天性孝友。
14、臣建议,撤去他巡抚之职,再押回京师,交由吏部与大理寺议处,然后公示此案,以儆效尤。
15、‘民间人士稂莠不齐,操方言土语,恐污了圣上的耳朵,先要吏部审核。
16、浙江嘉兴县一位进士花两万三千两银子,贿买得到吏部考功司主事的官职。
17、计布之会孙名恺,恺公之后良九焉、孙合焉,九为吏部郎中,政简刑清而民悦。
18、旧事,左右仆射初上,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已下罗拜。
19、傅崧卿以吏部待郎为淮东抚谕使,采访民间利病,及措置营田等事。
20、科考取士由吏部组织专班进行,条件要求朝廷早有标准,他们量才录用,按标准取士。
21、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尚书、《武德令》,礼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
22、间有抚、按官以地方多事奏请改调升擢者,亦下吏部复议,再奏允行。
23、隋代罢九品官人法,同时废置州郡长官辟除僚佐的旧制,“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咸归“吏部所掌”。
24、首辅吕不群领衔的吕党,大将军兵部尚书陆思法为首的陆党,吏部尚书李元之为首的李党,门下省侍中张臣为代表的士族党,泾渭分明。
25、照《明会典》所说,吏目三年一考,三考满后可由吏部选官。
26、刘之骥曾任商丘县知县、刑部山西司主事;安锡祚曾任赵城知县、刑部主事;潘飏言曾任宁晋县知县、吏部主事。
27、可是,我写小说的时候就碰到一个问题,天天让他在户部或吏部衙门里坐着,天天替皇帝看折子,未免太没有意思了。
28、顷之,为吏部尚书,衣冠属望,未及选举,仍疾,改除散骑常侍、左骁骑将军,未拜,卒,时年四十五。
29、英宗复僻后,石亨,徐有贞,等封爵赐官,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被杀。
30、此后徐氏子孙累世业儒,文风日振,而樟木日渐寝枯,晚宋有名士去其旁木,改名章林,取“文章如林茂盛”。
31、正在皇帝李治准备宣布对兵败的刘审礼处罚决定时,一直在犹豫的吏部侍郎裴行俭站了出来,“陛下,臣有异议!”。
32、国忠之党翰林学士张渐窦华、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凭国忠之势,招来赂遗,车马盈门,财货山积;及国忠败,皆坐诛灭,其斫丧王室,俱一时之沴气焉。
33、老者墨林,是盛朝大儒,曾担任吏部侍郎,现告老在家。
34、以太常卿杜黄裳为门下侍郎,左金吾卫大军袁滋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郑珣瑜为吏部尚书,高郢刑部尚书,并罢知政事。
35、易,为司徒胡国珍所拔,自太尉记室超迁吏部郎。
36、郑颢后历官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 
37、前前后后折腾了五六天,这天中午,才报说离城只有二十里地了,黄尚当时正和崇祯、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李标打麻将,对几个臭手窝了一度子火。
38、魏吏部骥请于朝,一清之后,御史何与其子竞复清之,何由是构祸而竞亦以此成孝子。
39、近日严党威势日盛,内以辅臣自专,外有仇鸾响应,大臣们多有自保之心,吏部尚书夏邦谟斥道“若何官?敢轻言立储!”。
40、府间主人辛祖德,祖籍淮北,去年擢升补了缺,时任当朝吏部侍郎。
41、下面小官,不能一概由皇帝简任,还归吏部铨叙,这还算是中国历史上直传下来的一种法规,清代皇帝也没有废得了。
42、从吏部传来的消息说,帝党只限康梁等辈,下派官员只要忠于职守,不以异党论。
43、开府仪同三司及特进不带职事官者,朝参禄俸并同职事,仍隶吏部也。
44、进士黄德温,曾任兵部武选司主事,后升吏部考功司主事。
45、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
46、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说,韩国林氏始祖八及,原仕职唐朝,被奸侫进谗而见逐,后在新罗国任职,官至吏部尚书,以战功谥忠节公。
47、庚寅,吏部主事吴可读于东陵仰药自尽,遗疏请豫定大统。
48、以吏部尚书刘幽求为侍中,右散骑常侍魏知古为左散骑常侍,太子詹事崔湜为中书侍郎,并同中书门下三品;书中侍郎陆象先同平章事。
49、脸上薄施粉黛,一身浅绿色裙装。头上斜簪一朵摘的白芙蓉,除此之外只挽一支碧玉七宝玲珑簪,以彰显我是吏部侍郎的女儿,并非一般的小家碧玉,可以轻易小瞧了我去。
50、此议当从吏部官员发起,此议以纸钞为母,铜钱为子,钱钞共行,宰相大人会力排众议,力主实施。
51、吏部又将应起用的袁崇焕、文震孟、王永光、霍维华、李思诚等二十余人,又将应起用待缺会推者七十一人具题。
52、每年十二月,由宗人府、吏部派员在保和殿将一年封、袭爵人数增登于皇册,存者朱书,故者墨书。
53、就算中了科举,也未必就能有官做,还要等吏部铨选、补缺,才有可能实授。
54、天明了,吏部尚书江天明家门口,一群黑衣人松松散散的站着。
55、他十四岁时以父荫补官,试中吏部铨法,调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家居,自力于学,为“吴兴八俊”之一。
56、此公甚为恼火,大闹吏部,吵得部堂大人下不了台,一怒之下批他为“狂生”,结果他连唐山知县也未当成,回了老家。
57、因复告吏部,捉得首恶者,送郡笞责,始渐安。
58、就是长公主的驸马,吏部侍郎谢崇正。
59、他又是一个“颇负才气”的人,做吏部尚书时,“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只是举起手中的扇子一挥而已,所以有些士族地主内心里对他很不满。
60、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批进士,祖父刘启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61、这魏广微当了大学士后,应当说是吏部尚书的上司,他以子侄辈的礼数三次登门拜访,赵南星闭门不纳,而且对人说“见泉无子”。
62、这时,吏部尚书王永光请求皇帝,让韩一良点出具体人来,究竟谁做得过分,谁送他银子。
63、孙鑨系明吏部尚书,原先墓前石人石马俱全,后此处已改办乡镇企业,面目搞得全非,如今尚一具石翁仲。
64、待丁忧期满,吏部铨选时称已无空缺,只能到工部任了一名主事。
65、兵部尚书罗勇对着吏部尚书史进说到。
66、又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即令何晏代任,进邓扬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拔茅连茹,交相庆贺。
67、由于苦学有成,求得功名,最后升至吏部尚书的职位。
68、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
69、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士同师。
70、国忠自侍御史以至宰相,凡领四十馀使,又专判度支、吏部三铨,事务鞅掌,但署一字,犹不能尽,皆责成胥吏,贿赂公行。
71、脸上薄施粉黛,一身浅绿色裙装。头上斜簪一朵摘的白芙蓉,除此之外只挽一支碧玉七宝玲珑簪,以彰显我是吏部侍郎的女儿,并非一般的小家碧玉,可以轻易小瞧了我去。流潋紫 
72、前前后后折腾了五六天,这天中午,才报说离城只有二十里地了,黄尚当时正和崇祯、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李标打麻将,对几个臭手窝了一度子火.
73、严嵩将首辅夏言攻倒杀害,权倾一时;吏部尚书闻渊,不安于位,告老回乡,文官的人事权,便由严嵩的党羽所接掌,将朱纨的职称由“巡抚”。
74、这魏广微当了大学士后,应当说是吏部尚书的上司,他以子侄辈的礼数三次登门拜访,赵南星闭门不纳,而且对人说“见泉(魏允贞的字)无子”。
75、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说,韩国林氏始祖八及,原仕职唐朝,被奸侫进谗而见逐,后在新罗国(即现在的朝鲜)任职,官至吏部尚书,以战功谥忠节公。
76、从此以后,和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内阁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步军统领、京城九门提督等军政要职。
77、明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宰相),辞官后家居十年卒,先已加柱国、少保,乃赠太保,谥文襄。
78、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
79、(明吏部尚书陆光祖语)此后徐氏子孙累世业儒,文风日振,而樟木日渐寝枯,晚宋有名士去其旁木,改名章林,取“文章如林茂盛”。
80、近日严党威势日盛,内以辅臣自专,外有仇鸾响应,大臣们多有自保之心,吏部尚书夏邦谟斥道:“若何官?敢轻言立储!”。
lì bù

【拼音】:lì bù

吏部相关知识
相关诗词
相关诗句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