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舳舻〕a.船尾和船头;b.首尾衔接的大船,如“舳舳千里”,“舳舳相继”。
舳【未集下】【舟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韻會》仲六切,𠀤音逐。《說文》舳艫也。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一曰舟尾。《揚子·方言》船後曰舳。舳,制水也。《註》今江東呼柂爲舳。《前漢·武帝紀》自潯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註》舳,船後持柂處。《郭璞·江賦》舳艫相屬。《註》舳,舟尾也。艫,船頭也。
又《集韻》余救切,音貁。舟首也。《小爾雅》船頭謂之舳。
又直祐切,音胄。義同。
说文解字
舳【卷八】【舟部】
艫也。从舟由聲。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一曰舟尾。直六切〖注〗臣鉉等曰:當从胄省乃得聲。
说文解字注
(舳)舳艫也。各本艫上刪舳字。今補。此三字爲句。非以艫釋舳也。韵會所據本不誤。从舟。由聲。直六切。三部。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長當作丈。史、漢貨殖傳皆曰。船長千丈。注者謂總積其丈數。葢漢時計船以丈。每方丈爲一舳艫也。此釋舳艫之謂。二字不分析者也。下文分釋謂船尾舳、謂船頭艫。此分析者也。一曰船尾。船舊作舟。今正。此單謂舳字也。方言曰。舟後曰舳。舳所以制水也。郭云。今江東呼柁爲舳。按釋名。船、其尾曰柁。仲長統、郭璞皆用柁字。而淮南子作杕。船之有舳。如車之有軸。主乎運轉。
【舳】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舳
读音:
zhú
怎么读:
- 名词 船尾掌舵的地方。南朝宋.鲍照〈还都道中〉诗三首之二:「风急讯湾浦,装高偃樯舳。」
其他字义
舳
读音:
zhóu
怎么读:
“舳”、“舻”,二者均为形声字,从舟。“舳”为由声;“舻”的繁体为“艚”,卢声。“舟”指船。“由”有来源、源头之意。“舟”“由”为“舳”,可理解为船的头部。故“舳”有船头之意,读为“zh6u”。《小尔雅·广器》:“船头谓之舳。”“由”又有遵从、遵照之意,一般是下遵从上、后遵从前。“舟”“由”为“舳”,又可指船身的后部,即船尾。也可将“由”视为“轴”省,意为轮轴,是用来控制方向的装置,代表关键、枢纽。舵是掌控船的方向的关键,且大都位于船尾,故而“舳”既表现了船尾之意,也意为舵。《方言》卷九:“(舟)后日舳。……舳,制水也。”郭璞注:“今江东呼柁日舳。”《说文·舟部》:“舳,舟尾。”“舳”又有舟尾之意,读为“zh:l”。“卢”可视为“颅”省,意为头部。“舟”“卢”相合为“舻”,即船头之意。《说文·舟部》:“舻,舟头。”或谓船尾为“舻”。《小尔雅·广器》:“尾谓之舻。”“舳”“舻”合而为“舳舻”,指大船,引申泛指各种船只。《说文·舟部》:“舳,舳舻也。”又:“舻,舳舻也。”段玉裁注:“此二字不分析之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