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古水名。即济水。

沇【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沿《唐韻》《集韻》《韻會》𠀤以轉切,音兗。水名。《說文》水出河東東垣王屋山。《書·禹貢》道沇水東流爲濟。《山海經》聮水西北流,注于秦澤。《註》聮衍聲相近,卽沇水也。《水經注》濟水逕原城南,東合北水,亂流東南注,分爲二水。一水東南流,俗謂之衍水,卽沇水也。

沇沇,流行貌。《前漢·郊祀歌》沇沇四塞。

與兗通。《甘氏星經》兗州作沇州。《前漢·天文志》角亢氐,沇州。

《集韻》庾準切,音尹。義同。

兪水切,唯上聲。沇溶,水流㵎谷中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沇溶淫鬻。《集韻》或从兗作渷。

说文解字

沇【卷十一】【水部】

水。出河東東垣王屋山,東爲泲。从水允聲。沿,古文沇。〖注〗臣鉉等曰:口部已有,此重出。以轉切

说文解字注

(沇)沇水。出河東垣東王屋山。謂垣縣東之王屋山。水經云垣縣東王屋山是也。東爲洓。各本作河東東垣。誤倒一字。今依水經正。周禮職方氏注、山海經注皆云東垣。衍字耳。漢志眞定縣故東垣非此地。若晉史、宋志、後魏志、隋志之東垣。則今河南府之新安縣也。河東郡垣、二志同。今山西絳州垣曲縣、河南懷慶府濟源縣是其地。垣曲縣縣西北二十里有垣縣城是也。前志垣下曰。禹貢王屋山在東北。沇水所出。東南至武德入河。軼出熒陽北地中。又東至琅槐入海。過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過郡九者、河東河內陳畱梁國濟陰泰山濟南齊郡千乘也。水經曰。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爲沇水。東至溫縣西北爲濟水。南當鞏縣北。南入於河。王屋山今在濟源縣西八十里。沇水所出。北山經曰。王屋之山。㶌水出焉。郭云。㶌沇聲相近。卽沇水也。尙書某氏傳曰。泉源爲沇。流去爲濟。按泉出沮洳曰沇。引伸爲沇州。口部曰。九州之渥地也。故以沇名焉。从水。允聲。以轉切。十四部。

【沇】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yǎn
怎么读:

  • 名词 河川名。发源于国内河南省,为济水上源。
  • 名词 通「兖 」。如国内兖州亦作沇州。
  • 形容词 参见「沇溶」、「沇沇」等条。
沇,水名。沇水,“沇”一作“兖”。济水的别称。

"沇"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yǎn

总画数:7

部首:氵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沇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