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名)梵语“梵摩”的省称;意思是清静;常指关于佛教的:~宫|~刹。

形容词

(1)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梵,即芃之俗体。——清· 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3)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4)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5)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如:梵言(佛经);梵境(佛的境界);梵楼(佛教的楼阁);梵磬(佛寺之磬);梵学(佛学)

(6)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梵俗(印度风俗)

动词

诵经 。如:梵响(梵声,念佛诵经之声);梵诵(佛教诵经);梵呗(梵音,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名词

(1) 诵经声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宋· 王安石《游钟山四首》

(2) 姓

梵【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韻會》𠀤扶泛切,音帆。《說文》出自西域釋書。《韻會》華言淸淨,正言寂靜。

《字彙》梵唄,吟聲。

《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扶風切,𠀤音馮。木得風貌。《類篇》風行木上曰檒。或作梵。

《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唐韻》《漢都鄕正衞彈𥓓》梵梵黍稷。借作芃芃。

说文解字

梵【卷六】【林部】

出自西域釋書,未詳意義。扶泛切文一新附

说文解字注

(芃)艸盛皃。皃字依韵㑹。鄘風。芃芃其麥。毛曰。芃芃然方盛長。从艸。凡聲。房戎切。古音在七部。衞彈碑。梵梵黍稷。隷變從林。而葛洪字苑始有梵字。潔也。凡泛切。詩曰。芃芃黍苗。曹風傳曰。美皃。小雅傳曰。長大皃。

【梵】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fàn
怎么读:

  • 名词 古印度思想中的世界创造原理。为梵语brahma的音译。古印度婆罗门教认为梵是无所不在的最高实体,修行者最终极的目的就是与之合一。将其神格化则成为宇宙间最高的神,佛教将其归为天界中的一类。
  • 名词 梵语的简称。  【组词】:「梵汉对音」。
  • 形容词 表示和古印度有关的。  【组词】:「梵语」、「梵文」。
  • 形容词 表示和佛教有关的。  【组词】:「梵轮」、「梵寺」。
  • 形容词 清静。《维摩诘所说经.卷一.方便品第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梵】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fàn
怎么读:

  • 和古印度有关的。  【组词】:梵语、梵文
  • 梵语的简称。  【组词】:梵汉对音
  • 和佛教有关的。  【组词】:梵音、梵宇、梵呗
【梵】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梵语「梵摩」的省称。指洁净、清静的意思。
  • 与佛教有关的。  【组词】:「梵音」、「梵唱」、「梵宇」。
  • 梵文:古印度一种文字。  【组词】:「这篇佛经是用梵文写成的。」
梵,即芃之俗体。――清·钮树玉《说文新附考》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梵"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fàn

总画数:11

部首:木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梵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