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1)(名)岩石:~层|~浆|~心|~盐。

(2)(名)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七星~(在广西)。

名词

(1) (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2) 同本义

嵌岩窦穴。——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 沈括《梦溪笔谈》

植土龛岩。

(3) 又如:岩电(山崖间的闪电);岩阿(山崖旁边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边远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饰(岩壁上的雕饰)

(4) 山峰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高山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6) 又如:岩岫(山崖峰峦);岩隈(深山曲折处)

(7) 石穴,石窟 。如:岩栖(居住在岩穴中。指隐居);岩穴隐相(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岩房(石房);岩窟(山洞)

(8) 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形容词

(1) 高险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岩邑(险要的城邑);岩墙(高而危险的墙)

岩【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嵒字。巖俗省作岩。(巖)《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咸切,𠀤音嵒。《說文》岸也。从山嚴聲。《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一曰險也。《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殽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地名。《書·說命》說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𠀤音嚴。巖巖,高貌。《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正字通》本作嚴。亦作巖。通作礹嵒碞。○按巖與嵒同。《說文》嵒,五咸切,山巖也。巖,五緘切,岸也。同字分訓巖,專訓岸,𠀤非。嚴巖礹𠀤从𠭖作。(巖)

说文解字

巖【卷九】【山部】

岸也。从山嚴聲。五緘切

说文解字注

(巖)厓也。各本作岸也。今依太平御覽所引正。厂部曰。厓者、山邊也。厓亦謂之巖。故厂下云。山石之厓巖。人可居也。戰國䇿。巖下有貫珠者。漢書。遊於巖廊之上。皆謂殿下小屋。如厓巖之下可居也。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其上曰巖廊。其下曰巖下。从山。山部之巖、主謂山厓。石部之礹、主謂積石。𡃫聲。五緘切。八部。按此篆之上舊有峯篆。乃大徐所增。古衹用夆。夆、啎也。

【岩】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yán
怎么读:

  • 名词 高峻的山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安丰双目烂烂如岩下电。」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 名词 洞穴、山洞。《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形容词 高峻。《孟子.尽心上》:「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 形容词 险要。《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
【岩】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yán
怎么读:

  • 高峻的山崖。  【组词】:千岩万壑
  • 高峻、险要。  【组词】:岩墙、岩邑
【岩】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高峻的山崖。  【组词】:「奇岩」、「千岩万壑」。
  • 岩洞。  【组词】:「岩穴」。
汉字:岩,拼音:yánái,注音:ㄧㄢˊ,总笔画:81,岩石,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成分:~层火成~花岗~2,凸起的岩石构成的山峰。

"岩"的拼音和解释

拼音:yán

总画数:8

部首:山

查看详情,了解更多

岩字导航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