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tiǎn tiàn

笔画:6

部首:

注音:ㄊㄧㄢˇ,ㄊㄧㄢˋ

部外笔画:5

字型分析:单体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GLWI

仓颉:MOW

郑码:AJOD

四角:10604

英语翻译:to lick; to taste, a mat, bamboo bark

解释
字典
解字
解释
[ tiǎn ]

〔古文〕㐁《集韻》他點切,音忝。以舌鉤取也。《說文》舌貌。从谷省,象形。《精薀》㐁以舌在口外,露舌耑舐物。人有持短長術,以言鉤人者,孟子斥爲穿窬。

[ tiàn ]

又《玉篇》《唐韻》《集韻》㐁他念切,添去聲。義同。〇按㐁字,今通作餂。

字典

㐁【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𠀬《集韻》他點切,音忝。以舌鉤取也。《說文》舌貌。从谷省,象形。《精薀》㐁以舌在口外,露舌耑舐物。人有持短長術,以言鉤人者,孟子斥爲穿窬。

《玉篇》《唐韻》《集韻》𠀤他念切,添去聲。義同。〇按㐁字,今通作餂。

解字

说文解字

㐁【卷三】【𧮫部】

舌皃。从𧮫省。象形。𠀬,古文㐁。讀若三年導服之導。一曰竹上皮。讀若沾。一曰讀若誓。弼字从此。他念切文三重三

说文解字注

(㐁)舌皃。魯靈光殿賦。玄熊䑙舕以齗齗。善曰。䑙舕、吐舌皃。吐玷吐暫二切。按䑙葢卽㐁之俗也。从𧮫省。象形。象形者、謂?象吐舌也。从𧮫省者、謂人也。舌岀於𧮫外。故內谷外舌。他念切。七部。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