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我来写

笔画:11

部首:

结构:左右结构

注音:ㄗㄜˊ

笔顺编号:25111212534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8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KGMY

繁简:简体

反向繁简符号:ft

统一码UNICODE:5567

仓颉:RQMO

郑码:JCLO

四角:65082

英语翻译:interjection of approval or admiration

解释
详细
字典
解字
辞典
百科
解释

(1)(形)深奥。

(2)(拟)形容咂嘴声。

详细

动词

(1) 大呼,大声喊叫

啧,大呼也。从口,责声。——《说文》。字亦作赜。按,大呼者唶字之训。此字当训争言也。

(2) 争辩

啧有烦言。——《左传·定公四年》

啧然而不类。——《荀子·正名》

啧啧怒语,与人相拒。——汉· 蔡邕《短人赋》

(3) 又如:啧言(责备的议论);啧室(多人集议之处)

(4) 咂嘴 。如:啧口;啧巴(形容咂嘴的样子);啧声(做声,出声)

名词

同“赜”。事物的幽深、细微处

故愚者之言,芴然而粗,啧然而不——《荀子·正名》

鸟声。多叠用

啧啧野田雀,不知躯体微。——唐· 储光羲《野田黄雀行》

表示赞叹

那女子毫无羞怒之色,倒把王庆赞道:“啧,啧,好拳腿!”——《水浒全传》

字典

嘖【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𠀤士革切,音賾。《說文》大呼也。《廣韻》㗲嘖,叫也。

與賾通。《左傳·定四年》會同難嘖有煩言,莫之洽也。《註》嘖,至也。《疏》易云: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謂見其至深之處。賾亦深之義也。謂至于會時,有煩亂忿爭之言,無才辨者,莫之能治也。

《管子·桓公問》名曰嘖室之議。《註》謂議論者言語讙嘖。《荀子·君道篇》斗斛敦槩者,所以爲嘖也。

《廣韻》《集韻》《韻會》𠀤側革切,音責。《廣韻》大呼聲。

《集韻》嘖嘖,鳴也。《爾雅·釋鳥》宵鳸嘖嘖。《釋文》嘖,莊革反。

《韻會》爭言貌。《左傳·定四年釋文》嘖,士責反。一音責。《廣韻》或作謮。

解字

说文解字

嘖【卷二】【口部】

大呼也。从口責聲。謮,嘖或从言。士革切

说文解字注

(嘖)大呼也。呼當作嘑。廣韵。㗲嘖、叫也。左傳定四年。嘖有煩言。从口。責聲。士革切。十六部。

辞典
【啧】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参见「啧啧」、「啧有烦言」等条。
【啧】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争辩、争论。  【组词】:啧有烦言
  • →啧啧
【啧】的解释(来源:小字典)
基本字义
  • 争辩、争论。  【组词】:「啧有烦言」。
  • 啧啧:状声词。形容赞叹的声音。  【组词】:「啧啧称奇」。
百科
啧zé,大声喊叫或啧言。
啧的笔顺图解

十一

1

竖

2

横折

横折

3

横

4

横

5

横

6

竖

7

横

8

竖

9

横折

横折

10

撇

11

点

啧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啧的单词 更多>>
啧的诗词 更多>>
啧的诗句 更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