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我来写
luán

笔画:10

部首:

结构:上下结构

注音:ㄌㄨㄢˊ

笔顺编号:4122343112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6

字型分析:上下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YORJ

繁简:简体

反向繁简符号:ft

统一码UNICODE:631B

仓颉:YCQ

郑码:SKMD

四角:00502

英语翻译:tangled; entwined; crooked

解释
详细
字典
解字
辞典
百科
解释

(动)蜷曲不能伸直:缩|拘~|痉~。

详细

动词

(1) (形声。从手,羉(luán)声。本义:维系,牵系)

(2) 同本义

挛,係也。——《说文》

有孚挛如。——《易·小畜》。马注:“连也。”

(3) 又如:挛缀(联结);挛结(纠结);挛牵(牵制;束缚);挛索(系绳);挛格(捆缚;束缚)

(4) 抽搐,痉挛;手足蜷曲不能伸直

痿躄为挛。——《素问·疏五过论》

筋散则不挛,故辛可以养筋。——宋· 王安石《洪范传》

(5) 又如:挛曲(蜷曲);挛卧(蜷曲而卧);挛屈(蜷曲)

字典

攣【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呂員切《集韻》《韻會》《正韻》閭員切,𠀤戀平聲。《說文》係也。凡拘牽連繫者皆曰攣。《易·中孚》有孚攣如。《疏》相牽繫不絕之名也。《前漢·鄒陽傳》越攣拘之語,馳域外之議。《韓愈·元和聖德詩》解脫攣索。

《集韻》《韻會》《正韻》𠀤龍眷切,音戀。手足曲病也。《史記·蔡澤傳》蹙齃膝攣。

與戀通。眷也。念也。《前漢·外戚李夫人傳》攣攣顧念我。《註》攣,讀曰戀。

解字

说文解字

攣【卷十二】【手部】

係也。从手䜌聲。呂員切

说文解字注

(攣)係也。係者、絜束也。易小畜。有孚攣如。馬曰。連也。虞曰。引也。攣者、係而引之。其義近擢。从手。䜌聲。吕貟切。十四部。

辞典
【挛】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lüán
怎么读:

  • 动词 牵系、连系。《说文解字.手部》:「挛,系也。」《易经.中孚.九五》:「有孚挛如,无咎。」唐.孔颖达.正义:「挛如者,相牵系不绝之名也。」明.陆采《怀香记.第四零出》:「赤绳早挛双踵,并缔兹萝。」或读为ㄌㄨㄢˊ luán。
  • 动词 手、足因抽搐而弯曲不能伸直。《集韵.去声.线韵》:「挛,手足曲病。」  【组词】:「痉挛」。《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冬十月,授杨彪光禄大夫」句下裴松之注引《续汉书》曰:「彪见汉祚将终,自以累世为三公,耻为魏臣,遂称足挛,不复行。」或读为ㄌㄨㄢˊ luán。
其他字义

读音:
liàn
怎么读:

  •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挛】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luán
怎么读:

  • 互相牵系不绝。  【组词】:拘挛牵忌
  • →痉挛
百科
汉字。具有多重词性多种含义。主要是指手脚蜷曲不能伸开的意思。
挛的笔顺图解

1

点

2

横

3

竖

4

竖

5

撇

6

点

7

撇

8

横

9

横

10

竖钩

竖钩
挛的单词 更多>>
挛的诗词 更多>>
挛的诗句 更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