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我来写
yōng

笔画:10

部首:

结构:半包围结构

注音:ㄩㄥ

笔顺编号:4134135112

字意五行:

部外笔画:5

字型分析:半包围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UEK

繁简:简体

反向繁简符号:ft

统一码UNICODE:75C8

仓颉:KBQ

郑码:TLD

四角:00127

英语翻译:carbuncle, sore, ulcer, abscess

解释
详细
字典
解字
辞典
解释

(名)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的炎症;多发生在背部或颈部:~疽|肠~|养~成患。

详细

名词

(1) (形声。从疒(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

(2) 同本义

佗以为肠痈。——《后汉书·华佗传》

(3) 又如:痈肿(痈疽);痈疮(很大的毒疮);痈囊(痈肿)

(4) 鼻疾,不知香臭

鼻不知香臭曰痈。——汉· 王充《论衡·别通》

(5) 喻祸患 。如:痈疽(比喻祸患;毛病)

字典

癰【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廣韻》癰癤。《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

地名。與雍州之雍通。《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邕上聲。《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釋文》癰,委勇反。《集韻》亦作臃。

書作𦡈。《韻會》或作𤻕。

解字

说文解字

癰【卷七】【疒部】

腫也。从疒雝聲。於容切

说文解字注

(癰)腫也。肉部曰。腫、癰也。按腫之本義謂癰。引伸之爲凡墳起之名。如上文癅、腫也。痤、小腫也。則非謂癰也。釋名曰。癰、壅也。氣壅否結裏而潰也。从𤕫。雝聲。於容切。九部。

辞典
【痈】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yōng
怎么读:

  • 名词 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及坏死性炎症。多由金黄葡萄球菌引起,呈局部肿胀,中央有许多小孔,呈瘻管状,非常疼痛。有发烧、寒颤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并发败血症。
【痈】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

读音:
yōng
怎么读:

  • 一种发生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多由金黄葡萄球菌引起,患部呈局部肿胀,周围组织变硬,中央有许多脓头,非常疼痛。常伴有发烧、寒颤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并发败血症。  【组词】:痈疽
痈的笔顺图解

1

点

2

横

3

撇

4

点

5

提

6

撇

7

横折钩

横折钩

8

横

9

横

10

竖

痈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痈字组词 更多>>
痈字成语 更多>>
痈字造句
痈的单词 更多>>
痈的诗词 更多>>
痈的诗句 更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