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笔画:11

部首:

注音:ㄍㄨˇ

部外笔画:8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INBM

统一码UNICODE:6DC8

仓颉:ESUU

郑码:VXZZ

四角:37172

解释
字典
解字
辞典
解释

搅浑;扰乱。

字典

淈【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忽切,音骨。《說文》濁也。一曰滒泥。《楚辭·漁父》淈其泥而揚其波。

亂也。《張衡·應閒》涉冬則淈泥,而潛蟠避害。

盡也。《荀子·宥坐篇》其洸洸乎不淈盡似道。

與汨同。《爾雅·釋詁》淈,治也。《註》淈,書序作汨。

《廣雅》淈淈,決流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潏潏淈淈。

《蒼頡篇》淈,水通貌。《郭璞·江賦》潛演之所汨淈。

《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骨切,音搰。

《廣韻》下沒切《集韻》下扢切,𠀤音扢。義𠀤同。

《集韻》呼骨切,音忽。與淴同。水貌。

解字

说文解字

淈【卷十一】【水部】

濁也。从水屈聲。一曰滒泥。一曰水出皃。古忽切

说文解字注

(淈)濁也。今人汨亂字當作此。按洪範汩陳其五行。某氏曰。汩、亂也。書序汩作。汨、治也。屈賦汩鴻。謂治洪水。治亂正一義。卽釋詁之淈、治也。某氏注爾雅引詩淈此羣醜。其勿反。从水。𡲬聲。古忽切。十五部。一曰滒泥。多汁成泥。一曰水出皃。上林賦。潏潏淈淈。

辞典
【淈】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

读音:
怎么读:

  • 动词 搅乱使其混浊。《楚辞.屈原.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汉.扬雄《法言.吾子》:「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淈的笔顺图解

十一

1

点

2

点

3

提

4

横折

横折

5

横

6

撇

7

竖折

竖折

8

竖

9

竖

10

竖折

竖折

11

竖

淈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淈字组词 更多>>
淈字成语 更多>>
淈字造句
淈的诗词 更多>>
淈的诗句 更多>>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