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新华字典
字典
当前位置:首页新华字典
kòu

笔画:14

部首:

注音:ㄎㄡˋ

部外笔画:11

字型分析:左右结构

繁简对应:

五笔:IPFC

统一码UNICODE:6EF1

仓颉:EJME

郑码:VWIX

四角:33114

解释
字典
解字
解释

滱水,水名。在山西。

字典

𣻎【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苦𠋫切《集韻》《韻會》丘𠋫切,𠀤音寇。水名。《說文》水起北地靈丘,東入於河。《水經注》𣻎水,卽溫夷之水也。《山海經》高是之山,𣻎水出焉。

《廣韻》恪𠋫切《集韻》墟候切,𠀤音彄。義同。

解字

说文解字

滱【卷十一】【水部】

水。起北地靈丘,東入河。从水寇聲。滱水卽漚夷水,并州川也。苦候切

说文解字注

(滱)滱水。起北地靈丘。東入河。北地當作代郡。前志曰。代郡靈丘。今山西大同府靈邱縣東有靈丘故城。靈丘下曰。滱水東至文安入大河。過郡五。行九百四十里。水經曰。滱水、出代郡靈丘縣高氏山。東南過廣昌縣南。又東南過中山上曲陽縣北。恒水從西來注之。又東過唐縣南。又東過安憙縣南。又東過安國縣北。又東過博陵縣南。又東北注於易。今直隷唐河、卽古滱水也。出大同府渾源州南。今翠屏山、卽古高氏山。東南流入靈邱縣。又東南流入直隷易州廣昌縣界。由倒馬關流入。逕完縣西北、唐縣西南界。又東南過定州。入慶都縣南界。又逕祁州南。會沙滋二水。又東北逕博野、蠡二縣南。又東北逕高陽縣東。又北逕安州東。入白洋淀。一統志曰。據水經注。葢滱水故道本由今淸苑縣東南與濡博諸水合流注易。後徙而東。不入縣境。按前志云入大河。有誤。大河之名亦非志所有。从水。寇聲。若侯切。四部。滱水卽漚夷水。漚當作嘔。幷州川也。職方氏。幷州、其川虖池、嘔夷。鄭曰。嘔夷祁夷與。出平舒。按前志平舒下云。祁夷水北至桑乾入治。今出大同府廣靈縣之壷流河也。與靈丘之滱河劃然二事。班云滱河幷州川、是亦謂滱卽嘔夷。爲許所本。古寇聲、區聲同部。

滱的笔顺图解

十四

1

点

2

点

3

提

4

点

5

点

6

横撇

横撇

7

横

8

横

9

撇

10

竖弯钩

竖弯钩

11

竖

12

横

13

横撇

横撇

14

点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