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梨园子弟
lí yuán zǐ dì

【拼音】:lí yuán zǐ dì

【注音】:ㄌ一ˊㄩㄢˊㄗˇㄉ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梨园子弟

【繁体】:梨園子弟

字义分解
梨园子弟的解释
词语解释
见“梨园弟子”。梨园子弟[líyuánzǐdì]⒈见“梨园弟子”。
基础解释
泛称表演戏曲的艺人。
引证解释
⒈见“梨园弟子”。
综合释义
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惟兹~,犹存汉官威仪。◎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汉语大词典
见“梨园弟子”。《汉语大词典》:梨园弟子(梨园弟子)  拼音:líyuándìzǐ亦称“梨园子弟”。1.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唐王昌龄《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园弟子和《凉州》。”唐孟迟《过骊山》诗:“《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元白朴《梧桐雨》楔子:“高力士,你快传旨排宴,梨园子弟奏乐,寡人消遣咱。”《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玄宗天子移植于沈香亭前,与杨贵妃娘娘赏玩,诏梨园子弟奏乐。”(2).唐以后泛指戏曲演员。元《月照庭·问花》套曲:“铅华满树添妆次,远胜梨园弟子。”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倩霞》:“藩府多梨园子弟,皆极一时之选,有贴旦名珍儿者,尤姣媚。”
国语辞典
泛称表演戏曲的艺人。参见「梨园弟子」条。梨园子弟[líyuánzǐdì]⒈泛称表演戏曲的艺人。参见「梨园弟子」条。引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包大又去唤了一部梨园子弟,张多保置酒设筵,是日就换了冠带。」成语解释梨园子弟
辞典修订版
泛称表演戏曲的艺人。参见「梨园弟子」条。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包大又去唤了一部梨园子弟,张多保置酒设筵,是日就换了冠带。」
成语词典版
修订本参考资料:泛称表演戏曲的艺人。见梨园弟子条。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包大又去唤了一部梨园子弟,张多保置酒设筵,是日就换了冠带。
其他释义
原指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后泛指戏曲演员。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梨园子弟造句
1.如今玄宗皇帝的日子可是十分地惬意,既有梨园子弟、教坊人员逗趣娱乐,又有杨、江二女朝夕陪欢伴舞,安心地享福作乐,大有蜀汉后主“此间乐”。
2.在一旁的李沅什么也没听懂,他当让不会懂得孙童这个梨园子弟从小生长在梨园的心情。
3.现在的梨园子弟都不如以前科班的演员下的功夫大了。
4.“优孟衣冠真是假,梨园子弟旧翻新。
5.梨园子弟李青衣的铿锵一生,一腔热血抛洒;一腔情义绕指。
6.我又不是梨园子弟,哪会什么九宫六阕的舞蹈。 
7.我又不是梨园子弟,哪会什么九宫六阕的舞蹈。[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16922/造句]
8.如今玄宗皇帝的日子可是十分地惬意,既有梨园子弟、教坊人员逗趣娱乐,又有杨、江二女朝夕陪欢伴舞,安心地享福作乐,大有蜀汉后主“此间乐”。(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9.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
梨园子弟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