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亦作'碧鸡坊'。街巷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唐诗妓薛涛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
基础解释
亦作/'碧鸡坊/',亦作/'碧鸡坊/'。街巷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唐诗妓薛涛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
引证解释
⒈亦作“碧鷄坊”。街巷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唐诗妓薛涛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引唐杜甫《西郊》诗:“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仇兆鳌注引《梁益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宋陆游《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诗:“碧鸡坊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巴蜀﹞海棠富艳,江浙则无之。成都燕王宫、碧鷄坊尤名奇特。”吴梅《读朱素臣<秦楼月乐府>》诗:“记取玉簫来世约,虎山山下碧鸡坊。”
综合释义
亦作“碧鷄坊”。街巷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唐诗妓薛涛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唐杜甫《西郊》诗:“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仇兆鳌注引《梁益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宋陆游《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诗:“碧鸡坊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巴蜀﹞海棠富艳,江浙则无之。成都燕王宫、碧鷄坊尤名奇特。”吴梅《读朱素臣<秦楼月乐府>》诗:“记取玉簫来世约,虎山山下碧鸡坊。”碧鸡坊[bìjīfāng]
汉语大词典
亦作“碧鸡坊”。街巷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唐诗妓薛涛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唐杜甫《西郊》诗:“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仇兆鳌注引《梁益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宋陆游《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诗:“碧鸡坊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巴蜀﹞海棠富艳,江浙则无之。成都燕王宫、碧鸡坊尤名奇特。”吴梅《读朱素臣〈秦楼月乐府〉》诗:“记取玉箫来世约,虎山山下碧鸡坊。”
其他释义
1.亦作'碧鸡坊'。2.街巷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唐诗妓薛涛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