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李德裕
lǐ dé

【拼音】:lǐ dé

【注音】:ㄌ一ˇㄉㄜˊㄩˋ

【结构】:李(上下结构)德(左右结构)裕(左右结构)

【简体】:李德裕

【繁体】:李德裕

字义分解
李德裕的解释
词语解释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小字台郎,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⒈唐代大臣。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子。出身世家。“牛李党争”时,为李派首领。穆宗时被牛僧孺排挤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时为西川节度使。武宗即位后任为相,贬逐李宗闵、牛僧孺。宣宗时牛党得势,他被贬崖州(治今广东琼山)而死。
网络解释
李德裕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国语辞典
人名。(西元787~849)​字文饶,赞皇人,为唐代名臣,李吉甫之子。少力学,卓荦有大节。为牛李党争李党的首领,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互争政权。敬宗时,任浙西观察使。武宗时为相,当国六年,弭平藩镇之祸,威权独重,封卫国公。后为小人构陷,贬崖州司户卒。著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旧闻》。李德裕[lǐdéyù]⒈人名。(西元787~849)​字文饶,赞皇人,为唐代名臣,李吉甫之子。少力学,卓荦有大节。为牛李党争李党的首领,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互争政权。敬宗时,任浙西观察使。武宗时为相,当国六年,弭平藩镇之祸,威权独重,封卫国公。后为小人构陷,贬崖州司户卒。著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旧闻》。
辞典修订版
人名。(公元787~849)字文饶,赞皇人,为唐代名臣,李吉甫之子。少力学,卓荦有大节。为牛李党争李党的首领,与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互争政权。敬宗时,任浙西观察使。武宗时为相,当国六年,弭平藩镇之祸,威权独重,封卫国公。后为小人构陷,贬崖州司户卒。着有《会昌一品集》、《次柳旧闻》。
其他释义
李德裕(787-850):唐代大臣。字文饶,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李吉甫子。出身世家。“牛李党争”时,为李派首领。穆宗时被牛僧孺排挤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时为西川节度使。武宗即位后任为相,贬逐李宗闵、牛僧孺。宣宗时牛党得势,他被贬崖州(治今广东琼山)而死。
李德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