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踬阂
zhì hé

【拼音】:zhì hé

【注音】:ㄓˋㄏㄜˊ

【结构】:踬(左右结构)阂(半包围结构)

【繁体】:躓閡

字义分解
踬阂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踬碍。踬阂[zhìhé]⒈踬碍。
基础解释
踬碍。
引证解释
⒈踬碍。一本作“躓碍”。参见“躓硋”。引《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者,悉归降”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文钦《与郭淮书》:“孤军梁昌,进退失所,还据寿春,寿春復走,狼狈躓阂,无復他计。”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序》:“夫以焦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躓阂也。”
网络解释
踬阂踬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hé,是指踬碍。
综合释义
踬碍。《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者,悉归降”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文钦《与郭淮书》:“孤军梁昌,进退失所,还据寿春,寿春復走,狼狈躓阂,无復他计。”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序》:“夫以焦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躓阂也。”一本作“躓碍”。参见“躓硋”。踬碍。《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者,悉归降”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文钦《与郭淮书》:“孤军梁昌,进退失所,还据寿春,寿春复走,狼狈踬阂,无复他计。”晋葛洪《内篇序》:“夫以焦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踬阂也。”一本作“踬碍”。参见“踬硋”。
网友释义
踬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hé,是指踬碍。
汉语大词典
踬碍。《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者,悉归降”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文钦《与郭淮书》:“孤军梁昌,进退失所,还据寿春,寿春复走,狼狈踬阂,无复他计。”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序》:“夫以焦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踬阂也。”一本作“踬碍”。参见“踬碍”。《汉语大词典》:踬碍(踬碍)  拼音:zhìài亦作“踬碍”。使人绊跌的障碍。《宋书·袁淑传》:“绵地千里,弥行阻深,表里踬碍,后先介逼。”清乐钧《耳食录·芙蓉馆扫花女》:“乃抽簪于石壁画之,石随簪而中分,望如深巷,幽暗不见人,不知其远近,曳谷而行,略无踬碍。”
踬阂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