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格式
gé shi

【拼音】:gé shi

【注音】:ㄍㄜˊㄕˋ

【词性】:名词。

【结构】:格(左右结构)式(半包围结构)

【简体】:格式

【繁体】:格式

字义分解
格式的解释
词语解释
格式géshi。(1)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一定的规格样子。格式[géshi]⒈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一定的规格样子。例描图格式。书信格式。英form;pattern;
基础解释
(名)规格式样:公文~|照~写。
引证解释
⒈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引《北史·崔仲方传》:“时武帝阴有灭齐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復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汉高祖既入关,诸将刼珠玉寳货,唯萧何独收秦格式律令,卒为汉名相,功居第一。”《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下》:“十二月癸酉,颁律令格式。”宋叶适《新书》:“本朝以律为经,而勅令格式随时脩立。”⒉一定的规格样式。引《北史·韩麒麟传》:“吉凶之礼,备为格式;令贵贱有别,人归朴素。”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元丰四年,于闐国上表,称于闐国僂儸大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书与东方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云云,如此等语言,恐藩服自有格式。”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沉宋诸人,益讲求声病,於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情绪的发泄,至少就有上述的三大格式。”
网络解释
格式(汉语词语)格式,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géshì,指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语出《北史·崔仲方传》:“时武帝阴有灭齐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
综合释义
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北史·崔仲方传》:“时武帝阴有灭齐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復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汉高祖既入关,诸将刼珠玉寳货,唯萧何独收秦格式律令,卒为汉名相,功居第一。”《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下》:“十二月癸酉,颁律令格式。”宋叶适《新书》:“本朝以律为经,而勅令格式随时脩立。”一定的规格样式。《北史·韩麒麟传》:“吉凶之礼,备为格式;令贵贱有别,人归朴素。”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元丰四年,于闐国上表,称于闐国僂儸大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书与东方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云云,如此等语言,恐藩服自有格式。”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沉宋诸人,益讲求声病,於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情绪的发泄,至少就有上述的三大格式。”
网友释义
格式,指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语出《北史·崔仲方传》:“时武帝阴有灭齐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
汉语大词典
(1).官吏处事的规则法度。《北史·崔仲方传》:“时武帝阴有灭齐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汉高祖既入关,诸将劫珠玉宝货,唯萧何独收秦格式律令,卒为汉名相,功居第一。”《新五代史·梁太祖纪下》:“十二月癸酉,颁律令格式。”宋叶适《新书》:“本朝以律为经,而敕令格式随时脩立。”(2).一定的规格样式。《北史·韩麒麟传》:“吉凶之礼,备为格式;令贵贱有别,人归朴素。”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元丰四年,于阗国上表,称于阗国偻儸大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书与东方日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云云,如此等语言,恐藩服自有格式。”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沉宋诸人,益讲求声病,于是五七律遂成一定格式。”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二章:“情绪的发泄,至少就有上述的三大格式。”
国语辞典
规则法度。格式[géshì]⒈规则法度。引《北史·卷六三·苏绰传》:「帝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近方式格局形式式样⒉规格样式。引《红楼梦·第五三回》:「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英语form,specification,format德语Form,Format,Spezifikation(S)​法语formule,forme
辞典修订版
规则法度。《北史.卷六三.苏绰传》:「帝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规格样式。《红楼梦.第五三回》:「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 。」
辞典简编版
规格形式。 【造句】公文书写,依照用途或对象的不同,而有一定的格式。
其他释义
一定的规格式样:公文~ㄧ书信~。
近反义词
格式造句
1.根据下面语句的格式,仿造两句话,一起构成排比句,要求与前一句子意思相衔接。
2.文章的格式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表情达意。
3.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4.用英文写信封的格式与用汉语时一样吗?
5.你的文件必须要有正确的扩展名和格式,否则上传会失败。如果你的一个多媒体文件的扩展名没有出现在上述支持列表中,可以尝试用图片或视频转化器将它转化为我们支持的类型,然后另存为具有正确扩展名的新文件。
6.语录其实就是你对某件事的感悟所归纳出的一句话,它并不像写诗,因为它没有格式的规定,随心而录,所以模仿是没有必要的。
7.明清时读书人把八股文当做求取功名的工具,把“起承转合”弄成了呆板僵死的格式,束缚人们的思想。
8.检查财务报表如损益表和费用表等,以确定编制纳税申报单所需的格式;向纳税人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指导,以保证税单填写正确无误。
9.这种千篇一律的格式,使他感到很不舒服。
10.有些人不能做好自己,那是因为不会阅读人生的角度,有些人不看好别人,那是因为思维理解的角度,人有思维误差,心有观看误差,才出现很多,很多不同的格式,让命运的语言百无一用,让朋友的交际难进难远。
格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