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兼济
jiān jì

【拼音】:jiān jì

【结构】:兼(独体结构)济(左右结构)

【简体】:兼济

【繁体】:兼濟

字义分解
兼济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兼济[jiānjì]⒈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
引证解释
⒈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参见“兼善”。引《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牘,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导物。”唐韩愈《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於闻用也……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白居易有兼济思想,凡不利民众和国家的朝政,敢于犯颜直谏。”
网络解释
兼济兼济,典故名,典出《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导物。”“兼济”指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
网友释义
兼济,典故名,典出《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导物。”“兼济”指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
汉语大词典
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导物。”唐韩愈《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白居易有兼济思想,凡不利民众和国家的朝政,敢于犯颜直谏。”参见“兼善”。
国语辞典
普遍救济,使天下苍生皆受益。兼济[jiānjì]⒈普遍救济,使天下苍生皆受益。引《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然则前帝后王,俱在兼济,立功立事,爵赏仍行。」唐·韩愈〈争臣论〉:「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辞典修订版
普遍救济,使天下苍生皆受益。《隋书.卷一.高祖纪上》:「然则前帝后王,俱在兼济,立功立事,爵赏仍行。」唐.韩愈〈争臣论〉:「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
其他释义
1.谓使天下民众﹑万物咸受惠益。
近反义词
反义词
兼济造句
1.今天下平一,海内晏如,宜令人悉城居,田随近给,使强弱相容,力役兼济,穿窬无所厝其奸宄,萑蒲不得聚其逋逃。
2.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5.正文分三章:第一章“元稹的感物吟志说”从元稹对兼济之志和独善之道双重思想的追求中,探讨他对诗歌创作诗兴缘由和诗学功用的看法。
6.关系到民生也不行,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二大王对臣民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鸣志,取之有德,君子求学,取之有勤。
7.了以后的事业,——是得君行道以后的事业;故承认个人——穷的个人——只能做独善的事业,不配做兼济的事业。
8.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
9.高仲泰说,急景凋年,比如一战,荣家谋求实业救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0.却说,有熊族轩辕自拜广成子为师已有二十年,不仅修得仙人之身,更学得文武兼济,有治理天下之才。
兼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