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切磋qiēcuō。(1)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2)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3)喻痛恻。切磋[qiēcuō]⒈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切磋琢磨。英cut;⒉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例以资切磋。——清·刘开《问说》无人切磋。英learnfromeachotherbyexchangingviews;comparenotes;⒊喻痛恻。例心内切磋。英pain;
基础解释
(动)比喻互相研究探讨,取长补短:~技艺|~琢磨。
引证解释
⒈亦作“切瑳”。⒉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参见“切磋琢磨”。引三国魏阮侃《答嵇康诗》之一:“良玉须切磋,璵璠就其形。”清汪懋麟《唐官屯阻雨舟中寄怀》诗:“惜阴在分寸,攻石须切磋。”⒊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参见“切磋琢磨”。引《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宋王安石《寄吴冲卿》诗:“切瑳非无朋,阻阔嗟何速。”明黄信《明道篇》卷三:“故相与议论之间,切磋最为难。”鲁迅《书信集·致李桦》:“现在零星的个人,还在刻木刻的是有的,不过很难进步。那原因,一则无人切磋,二则大抵苦于不懂外国文,不能看参考书,只能暗中摸索。”⒋喻痛恻。引汉王褒《九怀·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网络解释
切磋切磋,中国常用词汇,源于古代加工兽骨、象牙、玉、石时分别称为切、磋、琢、磨,经常用到形容人与人之间在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综合释义
亦作“切瑳”。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三国魏阮侃《答嵇康诗》之一:“良玉须切磋,璵璠就其形。”清汪懋麟《唐官屯阻雨舟中寄怀》诗:“惜阴在分寸,攻石须切磋。”参见“切磋琢磨”。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宋王安石《寄吴冲卿》诗:“切瑳非无朋,阻阔嗟何速。”明黄信《明道篇》卷三:“故相与议论之间,切磋最为难。”鲁迅《书信集·致李桦》:“现在零星的个人,还在刻木刻的是有的,不过很难进步。那原因,一则无人切磋,二则大抵苦于不懂外国文,不能看参考书,只能暗中摸索。”参见“切磋琢磨”。喻痛恻。汉王褒《九怀·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网友释义
切磋,中国常用词汇,源于古代加工兽骨、象牙、玉、石时分别称为切、磋、琢、磨,经常用到形容人与人之间在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
汉语大词典
亦作“切瑳”。(1).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三国魏阮侃《答嵇康诗》之一:“良玉须切磋,玙璠就其形。”清汪懋麟《唐官屯阻雨舟中寄怀》诗:“惜阴在分寸,攻石须切磋。”参见“切磋琢磨”。(2).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勉励。《荀子·天论》:“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瑳而不舍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宋王安石《寄吴冲卿》:“切瑳非无朋,阻阔嗟何速。”明黄信《明道篇》卷三:“故相与议论之间,切磋最为难。”鲁迅《书信集·致李桦》:“现在零星的个人,还在刻木刻的是有的,不过很难进步。那原因,一则无人切磋,二则大抵苦于不懂外国文,不能看参考书,只能暗中摸索。”参见“切磋琢磨”。(3).喻痛恻。汉王褒《九怀·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国语辞典
切磨骨角玉石等,以作成器物。切磋[qiēcuō]⒈切磨骨角玉石等,以作成器物。引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皮剥来好做革,骨和角又好切磋成器用。」近琢磨磋商研究⒉比喻互相研究、讨论。引《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唐·韩愈〈石鼓歌〉:「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⒊比喻非常哀痛。引《楚辞·王逸·九怀·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英语tocomparenotes,tolearnfromoneanother,toswappointers德语Erfahrungenaustauschen,fachsimpeln(S)法语discuter
辞典修订版
切磨骨角玉石等,以作成器物。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皮剥来好做革,骨和角又好切磋成器用。」比喻互相研究、讨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唐.韩愈〈石鼓歌〉:「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比喻非常哀痛。《楚辞.王逸.九怀.株昭》:「悲哉于嗟兮!心内切磋。」
辞典简编版
本指切磨骨角玉石等做成器物。后多用以比喻互相研究、讨论。 【造句】他俩都是非常用功的好学生,所以常在一起切磋功课。
其他解释
与「切瑳」同。
其他释义
见“切磋琢磨”。
近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