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再拜
zài bài

【拼音】:zài bài

【注音】:ㄗㄞˋㄅㄞˋ

【结构】:再(独体结构)拜(左右结构)

【简体】:再拜

【繁体】:再拜

字义分解
再拜的解释
词语解释
再拜zàibài。(1)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基础解释
1.古代礼仪,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书信中用为对尊长或朋友的敬语。2.第二拜。
引证解释
⒈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引《论语·乡党》:“问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坐者皆起,再拜。”明李长盛《过史公墓》诗:“途过丞相墓,再拜想仪型。”⒉敬词。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引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略陈固陋,谨再拜。”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谨奉状不宣,愈再拜。”清姚鼐《复曹云路书》:“鼐再拜云路先生足下。”
网络解释
再拜【解释】[doobeisanceagain]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综合释义
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论语·乡党》:“问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坐者皆起,再拜。”明李长盛《过史公墓》诗:“途过丞相墓,再拜想仪型。”敬词。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略陈固陋,谨再拜。”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谨奉状不宣,愈再拜。”清姚鼐《复曹云路书》:“鼐再拜云路先生足下。”
网友释义
【解释】[doobeisanceagain]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汉语大词典
(1).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论语·乡党》:“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坐者皆起,再拜。”明李长盛《过史公墓》诗:“途过丞相墓,再拜想仪型。”(2).敬词。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略陈固陋,谨再拜。”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谨奉状不宣,愈再拜。”清姚鼐《复曹云路书》:“鼐再拜云路先生足下。”
国语辞典
古代礼仪,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书信中用为对尊长或朋友的敬语,如:「一拜天地,再拜高堂。」
辞典修订版
古代礼仪,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书信中用为对尊长或朋友的敬语。《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文选.扬雄.剧秦美新》:「诸吏中散大夫臣雄稽首再拜。」第二拜,如:「一拜天地,再拜高堂。」
其他释义
1.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种礼节。2.敬词。旧时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再拜造句
1.脱脱只知君命,辨什么真伪,竟遥向北阙再拜,接过鸩酒,一饮而尽,须臾毒发,呜乎哀哉!年仅四十二。
2.脱脱只知君命,辨什么真伪,竟遥向北阙再拜,接过鸩酒,一饮而尽,须臾毒发,呜呼哀哉!年仅四十二。
3.宋友亮顿首再拜,然后起身昂然立于殿上。
4.傧者入告,主人出,迎于大门外,北面再拜,使者不答拜。
5.春风拂心心和乐,对联映花花娇美。红花扯住一双人,青丝挽起两颗心。一拜父母谢深恩,再拜天地表衷肠。今生相守相依偎,此世同心同欢畅。真心祝愿你新婚快乐。
6.小惠,住口,不可胡说,列位,老妇人顿首再拜,多谢今日搭救之恩,告辞了。
7.因为听说千尾蝎这孩子也挺可怜的,无父无母,又无兄弟姐妹,所以李天放已经决定让千尾蝎再拜自已为干爹,这样亲上加亲也是一桩美谈。
8.顿首再拜!萧白静静的站着,手心里真气暗发,信笺化作了漫天的碎片,仿佛胡蝶,随风飞向了远方。
9.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10.杨风口谢恩师,再拜而起,几乎在同一时间,座上的两位老人已分开左右抢得将他挽扶;一人托着他一条手臂,欣喜之色溢於言表,再度相对大笑起来。
再拜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