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跋前疐后
bá qián zhì hòu

【拼音】:bá qián zhì hòu

【注音】:ㄅㄚˊㄑ一ㄢˊㄓˋㄏㄡˋ

【词性】:成语。

【繁体】:跋前疐後

字义分解
跋前疐后的解释
词语解释
跋前疐后,跋前踬后báqián-zhìhòu,báqián-zhìhòu。(1)跋:踏,踩;疐:跌倒,也作“踬”。比喻进退两难的处境。跋前疐后,跋前踬后[báqiánzhìhòu,báqiánzhìhòu]⒈跋:踏,踩;疐:跌倒,也作“踬”。比喻进退两难的处境。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唐·韩愈《进学解》英nonplus;becaughtinadilemma;encounterobstaclesaheadandbehind;
基础解释
跋:踏,踩;疐:跌倒,也作“踬”。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
引证解释
⒈同“跋胡疐尾”。引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閔默而有跋前疐后之忧。”
综合释义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闵默而有~之忧。《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
网友释义
跋:踩;疐: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同“跋胡疐尾”。
国语辞典
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参见「跋胡疐尾」条。跋前疐后[báqiánzhìhòu]⒈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参见「跋胡疐尾」条。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三·滦阳续录五》:「无事之时,望影藏匿,跋前疐后,日不聊生。」近跋胡疐尾跋前踬后成语解释跋前疐后
其他释义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近反义词
跋前疐后造句
1.正在下洛踌躇着不知说什么才好,跋前疐后,羞于谄媚的时候,一只放大镜递到了下洛的身旁。
2.故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弟子颇费踌躇,跋前疐后,无有主张,不能遽然裁夺军国要策,故烦劳老师来,为弟子指点迷津、参酌王霸之道也。
3.他正处于跋前疐后的尴尬局面。
4.他现在跋前疐后,进退维艰,若不得自己兄弟相救,恐怕寸步难行。
5.起义军的内外交困,跋前疐后,包括宋江在内,想夺取天下,建立自己的王朝,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6.你怕什么,你可是领导者啊,作为领导,就不能畏首畏尾,跋前疐后……
7.他正处于跋前疐后的尴尬局面.
8.起义军的内外交困,跋前疐后,包括宋江在内,想夺取天下,建立自己的王朝,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9.其稍畏名义者,则包羞闵默而有跋前疐后之忧。《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
跋前疐后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