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则声
zé shēng

【拼音】:zé shēng

【注音】:ㄗㄜˊㄕㄥ

【结构】:则(左右结构)声(上下结构)

【简体】:则声

【繁体】:則聲

字义分解
则声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作声。则声[zéshēng]⒈作声。
引证解释
⒈作声。引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徐渊子词》:“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坐也《西铭》。”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你但则声,我就杀了你。”《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听得,心寒胆战,不敢则声。”《红楼梦》第一一六回:“宝玉听了,也不敢则声。”
网络解释
则声则声是汉语词语,
综合释义
作声。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徐渊子词》:“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坐也《西铭》。”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二折:“你但则声,我就杀了你。”《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听得,心寒胆战,不敢则声。”《红楼梦》第一一六回:“宝玉听了,也不敢则声。”
网友释义
则声是汉语词语,解释为作声,出自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徐渊子词》。
汉语大词典
作声。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徐渊子词》:“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坐也《西铭》。”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你但则声,我就杀了你。”《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许宣听得,心寒胆战,不敢则声。”《红楼梦》第一一六回:“宝玉听了,也不敢则声。”
国语辞典
开口发言、出声。《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月香暗暗叫苦,不敢则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妇人假意推来推去,却不则声。」也作「子声」、「做声」。则声[zéshēng]⒈开口发言、出声。也作「子声」、「做声」。引《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月香暗暗叫苦,不敢则声。」《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妇人假意推来推去,却不则声。」
其他解释
出声也。宋、周密《癸辛杂识》:「天台徐渊子,赋〈一翦梅〉以讥某长官,云:『道学从来不则声,行也东铭,作也西铭。』。」
其他释义
1.作声。
则声造句
1.讲述生活则声音没有不和谐的。
2.除这则声明外,巩义市警方和其他官员拒绝进一步置评。
3.唐密吓得不敢则声,到了晚上只得将手下遣散,一个人回了家。
4.其实只有两则声明内容是相同的。
5.但这并不是这则声明备受争议的原因。
6.众人也多懊悔,不敢则声,黄撮空没做道理处,文诌诌强通句把不中款解劝的话,看见辨悟不喜欢,也再没人敢讨看了。
7.蒋升老小和庄客看得呆了,半晌则声不得。
8.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9.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10.贾蓉没想到他父亲在,吓得丢下鸟笼子垂了手不敢则声
则声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