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家翁
jiā wēng

【拼音】:jiā wēng

【注音】:ㄐ一ㄚㄨㄥ

【结构】:家(上下结构)翁(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家翁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家之主;家长。指婆婆、公公。家翁[jiāwēng]⒈一家之主;家长。指婆婆、公公。
基础解释
1.一家之主;家长。2.指婆婆、公公。
引证解释
⒈一家之主;家长。引清李渔《奈何天·妒遣》:“若使原情都可恕,只将罢软罪家翁。”⒉指婆婆、公公。引《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若是家翁在上,伯叔性难,昼夜不惮劬劳,旦夕常怀忧惧,衝寒受热,盖是寻常。”《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网络解释
家翁家翁是称自己的父亲。出自《晋书.山简传》:“简曰:‘家翁乘鹤业三载。’”(意:不经意间,父亲已离我而去三年了。)
综合释义
一家之主;家长。清李渔《奈何天·妒遣》:“若使原情都可恕,只将罢软罪家翁。”指婆婆、公公。《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若是家翁在上,伯叔性难,昼夜不惮劬劳,旦夕常怀忧惧,衝寒受热,盖是寻常。”《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汉语大词典
一家之主;家长。清李渔《奈何天·妒遣》:“若使原情都可恕,只将罢软罪家翁。”指婆婆、公公。《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若是家翁在上,伯叔性难,昼夜不惮劬劳,旦夕常怀忧惧,冲寒受热,盖是寻常。”《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其他释义
1.一家之主;家长。
家翁造句
1.最激人愤怒的是当前环境,这次同车来几位部队长,走运私盐,他们都肥肠脑满,腰缠数十万,大可面团团做富家翁,却不知新一军的荣誉却因此消逝矣。
2.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做不得家翁!我们做大人的哪能把儿女的私房话当回事啊!郭爱卿请起来说话!
3.莫非国资公司已经深刻领会透了“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真谛?微博推荐。
4.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子。
5.已经几年了,一天,他与亲家翁一同散步,外孙来喊吃饭,他以为是喊他,就答应了一声,结果外孙说不是喊他而是喊爷爷。
6.左宗棠不顾亲家翁的情面,一纸弹章将他送回了湘阴老家。
7.参与龚如心与家翁的争产案,为胞姊任证人,力证王德辉曾在家中自立遗嘱。
8.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战期间,徐宝山的亲家翁扬州冶春后社的诗人蒋士杰先生因躲避日寇汉奸的骚扰,曾经隐居于引市街数年之久。
9.算了,还是投奔南方去,找一个安稳富庶的地方,利用自己的百年优势,开开金手指,大发其财,安安稳稳做个富家翁才是保命之道。
10.爷爷为争孙子捅死亲家翁被判无期。
家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