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儒雅风流
rú yǎ fēng liú

【拼音】:rú yǎ fēng liú

【注音】:ㄖㄨˊ一ㄚˇㄈㄥㄌ一ㄡˊ

【词性】:成语。

【繁体】:儒雅風流

字义分解
儒雅风流的解释
词语解释
儒雅风流rúyǎ-fēngliú。(1)文雅而飘逸。儒雅风流[rúyǎfēngliú]⒈文雅而飘逸。英elegantandgraceful;
基础解释
文雅而飘逸
引证解释
⒈文雅而飘逸。引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衣冠恶习》:“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雅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⒉谓风雅淳正。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二公表章经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属之东鲁圣人之裔,诚不愧儒雅风流矣。”⒈文雅而飘逸。引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衣冠恶习》:“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雅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⒉谓风雅淳正。引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二公表章经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属之东鲁圣人之裔,诚不愧儒雅风流矣。”成语解释儒雅风流
释义
①文雅而飘逸。②指风雅淳正。
网友释义
成语:儒雅风流发音:rúyǎfēngliú释义:①文雅而飘逸。②指风雅淳正。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脱套》:“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雅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示例:清汤之旭《尹思袁公(袁任)墓志铭》:“而参政公(袁可立子袁枢)复以倜傥嗣,兴儒雅风流,才兼文武。”二公表章经籍,笃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属之东鲁圣人之裔,诚不愧~矣。★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
汉语大词典
(1).文雅而飘逸。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衣冠恶习》:“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雅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2).谓风雅淳正。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二公表章经籍,笃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属之东鲁圣人之裔,诚不愧儒雅风流矣。”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脱套》:“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雅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
儒雅风流造句
1.他依靠非凡的智慧,超越冷酷的仁爱,儒雅风流的淡静,主宰沉浮。
2.帝国元帅,三军总司令的宝座,应该是他这样儒雅风流,气度不凡之人所有。
3.颜校长,以前只是听说您特别儒雅,今天一见,您果然是儒雅风流真名士,饱读词曲笑春风。
4.核心提示学贯中西、才华充溢、著述等身、个性张扬、儒雅风流、大气磅礴……世纪之交的学界大师,让人仰之弥高。
5.丹青妙笔绝天下,儒雅风流无二出。
6.忙碌之间,有羽扇纶巾,儒雅风流的听客不高兴了,翻着白眼道“苏诺妹妹,你年纪还小,却不知道,这世上多欺世盗名之徒,可不要轻易被骗了。
7.不过,来此都是饕餮食客,再也不见吟诗作赋、填词对联的文人骚客了,如此繁华之地,少了这些儒雅风流的人,不免多了些酒池肉林的庸俗之气。
8.无伤弹刀而立,风儿撩起衣角,玉树临风,儒雅风流,宛如仙人临世。
9.他虽年过四十,可人长的漂体面,加上一袭长衫,一副墨镜,一杆文明棍就愈发显得儒雅风流
10.原本芳泽阁这个名字更加符合当时文人士子们所体现的儒雅风流气质的,可因为芳泽阁有个色艺俱佳的女子,叫来莺儿。
儒雅风流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