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同贯
tóng guàn

【拼音】:tóng guàn

【注音】:ㄊㄨㄥˊㄍㄨㄢˋ

【结构】:同(半包围结构)贯(上下结构)

【繁体】:同貫

字义分解
同贯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犹一体,一例。2.同籍贯。3.并列;同列。同贯[tóngguàn]⒈犹一体,一例。⒉同籍贯。⒊并列;同列。
基础解释
犹一体,一例。同籍贯。并列;同列。
引证解释
⒈犹一体,一例。引《后汉书·周景传》:“﹝周景﹞常称曰:‘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⒉同籍贯。引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三:“惟予与子,本不同贯,交重情亲,欲面无筭。”⒊并列;同列。引《三国志·魏志·邢颙传》:“楨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楨礼遇殊特,顒反疎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此指与……并列、同列。宋叶适《姚君俞墓志铭》:“圣贤之所自,尽不与世同贯也。”
网络解释
同贯tóngguànㄊㄨㄙˊㄍㄨㄢˋ
综合释义
犹一体,一例。《后汉书·周景传》:“﹝周景﹞常称曰:‘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同籍贯。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三:“惟予与子,本不同贯,交重情亲,欲面无筭。”并列;同列。《三国志·魏志·邢颙传》:“楨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楨礼遇殊特,顒反疎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此指与……并列、同列。宋叶适《姚君俞墓志铭》:“圣贤之所自,尽不与世同贯也。”
网友释义
tóngguànㄊㄨㄙˊㄍㄨㄢˋ同贯(同贯)(1).犹一体,一例。《后汉书·周景传》:“﹝周景﹞常称曰:‘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2).同籍贯。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三:“惟予与子,本不同贯,交重情亲,欲面无筭。”(3).并列;同列。《三国志·魏志·邢颙传》:“桢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桢礼遇殊特,顒反疎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此指与……并列、同列。宋叶适《姚君俞墓志铭》:“圣贤之所自,尽不与世同贯也。”
汉语大词典
(1).犹一体,一例。《后汉书·周景传》:“﹝周景﹞常称曰:‘臣子同贯,若之何不厚!’”(2).同籍贯。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三:“惟予与子,本不同贯,交重情亲,欲面无算。”(3).并列;同列。《三国志·魏志·邢颙传》:“桢诚不足同贯斯人,并列左右。而桢礼遇殊特,颙反疏简,私惧观者将谓君侯习近不肖。”此指与……并列、同列。宋叶适《姚君俞墓志铭》:“圣贤之所自,尽不与世同贯也。”
同贯造句
1.两种补偿方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贯穿于运动训练的整个过程。
同贯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