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书问
shū wèn

【拼音】:shū wèn

【注音】:ㄕㄨㄨㄣˋ

【结构】:书(独体结构)问(半包围结构)

【繁体】:書問

字义分解
书问的解释
词语解释
书信;音问。书问[shūwèn]⒈书信;音问。
引证解释
⒈书信;音问。引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故足迹不至於门藩,书问不通於左右者,且十餘年矣。”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网络解释
书问书问,词语,读作“shūwèn”,指书信;音问。
综合释义
书信;音问。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故足迹不至於门藩,书问不通於左右者,且十餘年矣。”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网友释义
书问,词语,读作“shūwèn”,指书信;音问。
汉语大词典
书信;音问。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故足迹不至于门藩,书问不通于左右者,且十馀年矣。”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书问造句
1.王玉堂看着崇吾手中的檄书,问道。
2.六书理论中的兼书问题,是宋元明时期六书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对后来研究者影响较大的问题之一。
3.每隔几秒种就有一本新书问世。它们中的大多数将是使得我们失去听觉的那种欺骗的一部分。这种书甚至变成遗忘的工具。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的问世是作为其创造者的一种喊叫,是对于笼罩于他本人、同样也笼罩于他的前辈和同代人、他的时代、他所说的语言身上的遗忘的抗议。一部文学作品是激怒死亡的某种东西。伊凡·克里玛 
4.网友反映在退书时个别班主任设置阻碍、阻止退书问题,经查与事实不符。
5.此书问世70年后,我们看到赫胥黎对技术发展的预言是如此惊人的精确,所预言的许多技术已经诞生或即将诞生。
6.昨下午,就琴琴读书问题,黄桷坪铁路小学詹副校长说,余婆婆之前来咨询过。
7.解决同书异名与同名异书问题可查同书异名通检(增订本),杜信孚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收同书异名6000余条。
8.2008年,临浦傅先生一家为了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申请购买了临浦组团广浦公寓经适房。
9.一本书一本天书创世神典天书问世现人间,是至高的游戏还是诸神的阴谋。www.chazidian.com查字典书问造句
书问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