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四双八辈
sì shuāng bā bèi

【拼音】:sì shuāng bā bèi

【繁体】:四雙八輩

【拼音】:sì shuāng bā bèi

字义分解
四双八辈的解释
网友释义
小乘佛教声闻修道的阶位。又称四向四得、四双八辈,或称八补特迦罗(at!t!ha-puggala^dakkhin!eyya)、八贤圣、八圣、八辈。也就是︰须陀洹向(预流向)、须陀洹果(预流果)、斯陀含向(一来向)、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向(不还向)、阿那含果(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第一项须陀洹向是最低位,阿罗汉果则是最高的悟境,证得阿罗汉果的人称为无学。其他七位是有学。有学之中最初的须陀洹向称为见道位,其他六者是修道位。所谓见道是指已经断除见惑的阶位。所谓修道就是断除思惑或修惑的阶位。断除这两方的一切迷惑烦恼之后,就是阿罗汉果的阶位,这也是声闻的最高悟境。
辞典修订版
佛教修行者的八种果位。即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向是指还在过程的阶段,果是已证得的阶位,合一向一果是一双,故称为「四双八辈」。《长阿含经.卷二》:「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是谓如来贤圣之众。」也称为「八贤圣」、「四向四得」、「四向四果」。
四双八辈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