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溺心
nì xīn

【拼音】:nì xīn

【注音】:ㄋ一ˋㄒ一ㄣ

【结构】:溺(左右结构)心(独体结构)

字义分解
溺心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沉溺心灵。2.潜沉心志。溺心[nìxīn]⒈沉溺心灵。⒉潜沉心志。
基础解释
沉溺心灵。潜沉心志。
引证解释
⒈沉溺心灵。引《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⒉潜沉心志。引明唐顺之《答俞教谕书》:“但古人於艺以为聚精会神极深研几之实,而今人於艺则以为溺心玩物争能好胜之具。”宋杨楫《<云谷杂记>题跋》:“予既嘉其为人,且虑其溺心於是,反缓其所当行者。”
网络解释
溺心溺心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ìxīn,是指沉溺心灵、潜沉心志。
综合释义
沉溺心灵。《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潜沉心志。明唐顺之《答俞教谕书》:“但古人於艺以为聚精会神极深研几之实,而今人於艺则以为溺心玩物争能好胜之具。”宋杨楫《<云谷杂记>题跋》:“予既嘉其为人,且虑其溺心於是,反缓其所当行者。”
汉语大词典
(1).沉溺心灵。《庄子·缮性》:“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情采》:“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2).潜沉心志。明唐顺之《答俞教谕书》:“但古人于艺以为聚精会神极深研几之实,而今人于艺则以为溺心玩物争能好胜之具。”宋杨楫《〈云谷杂记〉题跋》:“予既嘉其为人,且虑其溺心于是,反缓其所当行者。”
其他释义
1.沉溺心灵。2.潜沉心志。
溺心造句
1.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2.被杨晨突然亲昵的动作震得楞了好一会儿,任灵儿那盈盈秋水般的大眼睛看到他脸色柔和毫无半分其它想法,只有爱护和宠溺,心中不由得一暖,轻轻地笑了起来。
3.则适理义之周道也。不然,则为溺心志之大穽矣。胡宏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15193/造句网
4.则适理义之周道也。不然,则为溺心志之大穽矣。胡宏(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315193/)
溺心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