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七众
qī zhòng

【拼音】:qī zhòng

【注音】:ㄑ一ㄓㄨㄥˋ

【结构】:七(独体结构)众(上下结构)

【繁体】:七眾

字义分解
七众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七众[qīzhòng]⒈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引证解释
⒈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引《大智度论》卷十:“佛弟子七众: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餘五众是出家。”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七众攀号,哀踰青树。”唐道宣《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序》:“以三归七众,制御情尘。”
网络解释
七众【七众】[出仁王护国经并翻译名义]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
综合释义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大智度论》卷十:“佛弟子七众: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餘五众是出家。”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七众攀号,哀踰青树。”唐道宣《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序》:“以三归七众,制御情尘。”
汉语大词典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大智度论》卷十:“佛弟子七众: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馀五众是出家。”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七众攀号,哀踰青树。”唐道宣《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序》:“以三归七众,制御情尘。”
其他释义
1.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
七众造句
1.有两种说法,一种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年间,有位叫志德的高僧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
七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