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邆睒
téng shǎn

【拼音】:téng shǎn

【注音】:ㄊㄥˊㄕㄢˇ

【结构】:邆(左下包围结构)睒(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邆睒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邆赕'。古地名。在今云南省邓川县地。
基础解释
亦作/'邆赕/',见/'邆睒/'。古地名。在今云南省邓川县地。
引证解释
⒈亦作“邆賧”。古地名。在今云南省邓川县地。参见“八詔”。引《新唐书·南蛮传中·邆睒诏》:“邆睒詔,其王丰咩,初据邆睒,为御史季知古所杀。”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五:“八詔者,隋时永昌姚州闻有蒙舍詔、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施浪詔、邆賧詔,又有傍(时傍)、矣川罗识二族,通号八詔。”
网络解释
邆睒邆睒,拼音是téngshǎn,释义是亦作邆赕,古地名。
综合释义
亦作“邆賧”。古地名。在今云南省邓川县地。《新唐书·南蛮传中·邆睒诏》:“邆睒詔,其王丰咩,初据邆睒,为御史季知古所杀。”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五:“八詔者,隋时永昌姚州闻有蒙舍詔、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施浪詔、邆賧詔,又有傍(时傍)、矣川罗识二族,通号八詔。”参见“八詔”。
网友释义
邆睒,拼音是téngshǎn,释义是亦作邆赕,古地名。
汉语大词典
亦作“邆赕”。古地名。在今云南省邓川县地。《新唐书·南蛮传中·邆睒诏》:“邆睒诏,其王丰咩,初据邆睒,为御史季知古所杀。”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五:“八诏者,隋时永昌姚州闻有蒙舍诏、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施浪诏、邆赕诏,又有傍(时傍)、矣川罗识二族,通号八诏。”参见“八诏”。
其他释义
1.亦作'邆赕'。2.古地名。在今云南省邓川县地。
邆睒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