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妃嫔
fēi pín

【拼音】:fēi pín

【注音】:ㄈㄟㄆ一ㄣˊ

【结构】:妃(左右结构)嫔(左右结构)

【简体】:妃嫔

【繁体】:妃嬪

字义分解
妃嫔的解释
词语解释
君主时代帝王姬妾的统称。妃嫔[fēipín]⒈妃和嫔,泛指皇帝的妾。
引证解释
⒈帝王的妾侍。妃,位次于后;嫔,位又次于妃。引《国语·周语中》:“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儷妃嬪。”汉刘向《列女传·楚昭越姬》:“故一婢子之身,为苞苴玩好,今乃比于妃嬪。”《南齐书·高帝纪下》:“有司奏帝陵各置长一人,兵有差,王陵五人,妃嬪三人。”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嬪媵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輦来于秦。”
网络解释
妃嫔妃嫔,是一种用来代指所有皇帝之妾的总括之称,不论她们之间的地位和级别。不只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只要有过后宫制度的国家之君主,他们所有的妾都可以广泛的被称做嫔御,这样的代称之词比较常使用在东方国家。
综合释义
君主时代帝王姬妾的统称。《国语·周语中》:“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儷妃嬪。”汉刘向《列女传·楚昭越姬》:“故一婢子之身,为苞苴玩好,今乃比于妃嬪。”《南齐书·高帝纪下》:“有司奏帝陵各置长一人,兵有差,王陵五人,妃嬪三人。”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嬪媵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輦来于秦。”
汉语大词典
帝王的妾侍。妃,位次于后;嫔,位又次于妃。《国语·周语中》:“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汉刘向《列女传·楚昭越姬》:“故一婢子之身,为苞苴玩好,今乃比于妃嫔。”《南齐书·高帝纪下》:“有司奏帝陵各置长一人,兵有差,王陵五人,妃嫔三人。”唐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国语辞典
妃嫔[fēipín]⒈君主时代帝王姬妾的统称。引《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辞典修订版
君主时代帝王姬妾的统称。《幼学琼林.卷一.朝廷类》:「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
其他释义
妃和嫔,泛指皇帝的妾。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妃嫔造句
1.上为秦王,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隙,后奉事高祖,承顺妃嫔,弥缝其阙,甚有内助。
2.后宫的妃嫔被他缝在麻袋里丢下尼罗河去,死在他手里的不知有多少。
3.于是王带着全家的人出去了,但留下十个妃嫔看守宫殿。
4.在中国,男孩被阉割后去侍奉皇帝,以避免他们导致皇帝的妃嫔怀孕。
5.嘉丰二十七年,嘉丰帝驾崩于昌南行宫,身边随行的宫女、太监、少数妃嫔,通通为嘉丰帝陪葬。
6.高丽国皇宫深院里妃嫔无数,他们均有许多不为外人知悉的淫宫乱史。
7.有六十王后八十妃嫔,并有无数的童女。
8.正月初九日,乾隆帝陪着皇太后在九洲清宴一边进膳,一边观看节日的灯火,妃嫔和皇子、皇孙们也都陪侍在旁,“五世同堂,同伸欢忭”。
9.这都是大卫的儿子,还有他们的妹子他玛,妃嫔的儿子不在其内。
10.……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太后为充裕后宫妃嫔、延绵子嗣。
妃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