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南能北秀
nán néng běi xiù

【拼音】:nán néng běi xiù

【注音】:ㄋㄢˊㄋㄥˊㄅㄟˇㄒ一ㄡˋ

【简体】:南能北秀

【繁体】:南能北秀

字义分解
南能北秀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是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合称为南能北秀。慧能与神秀同事东山寺僧弘忍(禅宗五祖)。慧能接受弘忍衣钵,传教于岭南,故称南能。弘忍死后,武则天征神秀入京,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参阅《景德传灯录》卷四﹑卷五。南能北秀[nánnéngběixiù]⒈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是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合称为南能北秀。慧能与神秀同事东山寺僧弘忍(禅宗五祖)。慧能接受弘忍衣钵,传教于岭南,故称南能。弘忍死后,武则天征神秀入京,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参阅《景德传灯录》卷四、卷五。
基础解释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是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合称为南能北秀。慧能与神秀同事东山寺僧弘忍禅宗五祖。慧能接受弘忍衣钵,传教于岭南,故称南能。弘忍死后,武则天征神秀入京,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参阅《景德传灯录》卷四﹑卷五。
引证解释
⒈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是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合称为南能北秀。慧能与神秀同事东山寺僧弘忍(禅宗五祖)。慧能接受弘忍衣钵,传教於岭南,故称南能。弘忍死后,武则天徵神秀入京,传教於北方,故称北秀。参阅《景德传灯录》卷四、卷五。
网络解释
南能北秀相关文章
综合释义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是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合称为南能北秀。慧能与神秀同事东山寺僧弘忍(禅宗五祖)。慧能接受弘忍衣钵,传教於岭南,故称南能。弘忍死后,武则天徵神秀入京,传教於北方,故称北秀。参阅《景德传灯录》卷四、卷五。南能北秀[nánnéngběixiù]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乃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二人同事禅宗五祖弘忍。弘忍圆寂后,慧能传法于岭南,故称为「南能」。神秀受武则天徵召入京,于北方弘法,故称为「北秀」,二人合称为「南能北秀」。
汉语大词典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是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合称为南能北秀。慧能与神秀同事东山寺僧弘忍(禅宗五祖)。慧能接受弘忍衣钵,传教于岭南,故称南能。弘忍死后,武则天徵神秀入京,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参阅《景德传灯录》卷四、卷五。
国语辞典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乃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二人同事禅宗五祖弘忍。弘忍圆寂后,慧能传法于岭南,故称为「南能」。神秀受武则天征召入京,于北方弘法,故称为「北秀」,二人合称为「南能北秀」。南能北秀[nánnéngběixiù]⒈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乃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二人同事禅宗五祖弘忍。弘忍圆寂后,慧能传法于岭南,故称为「南能」。神秀受武则天征召入京,于北方弘法,故称为「北秀」,二人合称为「南能北秀」。
辞典修订版
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乃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二人同事禅宗五祖弘忍。弘忍圆寂后,慧能传法于岭南,故称为「南能」。神秀受武则天徵召入京,于北方弘法,故称为「北秀」,二人合称为「南能北秀」。
其他释义
1.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是唐代佛教禅宗的两大禅师,合称为南能北秀。慧能与神秀同事东山寺僧弘忍(禅宗五祖)。慧能接受弘忍衣钵,传教于岭南,故称南能。弘忍死后,武则天征神秀入京,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参阅《景德传灯录》卷四﹑卷五。
南能北秀造句
1.事实上,今天看来,慧能的偈语与神秀的偈语,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有南能北秀的说法。
南能北秀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