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报应
bào yìng

【拼音】:bào yìng

【注音】:ㄅㄠˋ一ㄥˋ

【词性】:名词。

【结构】:报(左右结构)应(半包围结构)

【简体】:报应

【繁体】:報應

字义分解
报应的解释
词语解释
[bàoyìng]:(名)佛教用语,原指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现只用后一个意思。报应[bàoyìng]⒈佛: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英retribution;⒉回报。公正的惩罚行为或效果。例一意孤行理所应当引起恼怒的报应。英nemesis;
基础解释
(名)佛教用语,原指做善事得善报,做恶事得恶报,现只用后一个意思。
引证解释
⒈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把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变化说成是对人事治乱的反应或预示,称为报应。引《汉书·成帝纪》:“朕亲飭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魏书·世祖纪》:“岂朕精诚有感,何报应之速,云雨震洒,流泽霑渥。”⒉指祭祷的灵验。引宋洪迈《夷坚丙志·李明微》:“李明微法师,福州人,道戒孤高,为人拜章伏词,报应甚著。”⒊佛教语。原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种恶因得恶果。引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宋苏轼《袁宏论佛说》:“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復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随人善恶细微,各彰报应。”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一章:“‘你也相信报应?’剑平不由得笑了。”《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今王舅博(张博)数遗王书,所言悖逆……而恬有博言,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例如:你这样专干坏事,难道不怕报应吗!4.往还,交往。⒋回报;回音。引宋司马光《抚纳西人诏意》:“曏边臣奏陈,云彼君臣失职,及移文詰问,曾无报应。”宋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而宇文丈坚谓长沙去山前迢递,报应不免迟缓,恐误事机。”
网络解释
报应(汉语词语)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业,即因种善因而招感善报;反之,行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即因种恶因而招感恶报。
汉语大词典
(1).古人信奉天人感应之说,把日月星辰等自然界的变化说成是对人事治乱的反应或预示,称为报应。《汉书·成帝纪》:“朕亲饬躬,郊祀上帝。皇天报应,神光并见。”《魏书·世祖纪》:“岂朕精诚有感,何报应之速,云雨震洒,流泽沾渥。”(2).指祭祷的灵验。宋洪迈《夷坚丙志·李明微》:“李明微法师,福州人,道戒孤高,为人拜章伏词,报应甚著。”(3).佛教语。原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种恶因得恶果。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宋苏轼《袁宏论佛说》:“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善恶,皆有报应。”《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随人善恶细微,各彰报应。”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一章:“‘你也相信报应?’剑平不由得笑了。”如:你这样专干坏事,难道不怕报应吗!4.往还,交往。《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今王舅博(张博)数遗王书,所言悖逆……而恬有博言,多予金钱,与相报应,不忠莫大焉。”(5).回报;回音。宋司马光《抚纳西人诏意》:“向边臣奏陈,云彼君臣失职,及移文诘问,曾无报应。”宋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而宇文丈坚谓长沙去山前迢递,报应不免迟缓,恐误事机。”
国语辞典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报应[bàoyìng]⒈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引《须赖经》:「一切诸法,报应有二,种善者生善道,种恶者随恶道。」《红楼梦·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近果报
辞典修订版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须赖经》:「一切诸法,报应有二,种善者生善道,种恶者随恶道。」《红楼梦.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
辞典简编版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惩罚。 【造句】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其他释义
佛教用语,原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来专指种恶因得恶果。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报应造句
1.他那卑鄙龌龊的诡计要受报应的,还得多受些呢。
2.他如果不知悔改,继续横行霸道下去,一定会遭到报应
3.贫穷是好逸恶劳的报应
4.他狼心狗肺,一定遭到报应的。
5.他今天仗势如此巧取豪夺,小心老天会给报应
6.他这种鱼鱼雅雅的人,总有一天会遭到报应
7.他这种丧尽天良的人,总有一天会遭报应的。
8.人们都忿忿地说:"王县令这样贪赃枉法,总有一天会遭到断子绝孙的报应。"。
9.我一个人,不怕下地狱,不怕有什么报应。但是我还是没法不担心你。
10.他这样骄横跋扈,小心那天自作自受,报应落在自己头上!
报应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