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不礼
bù lǐ

【拼音】:bù lǐ

【简体】:不礼

【繁体】:不禮

字义分解
不礼的解释
词语解释
⒈ 不以礼相待。⒉ 不施礼。不礼[bùlǐ]⒈不以礼相待。⒉不施礼。
基础解释
不以礼相待。不施礼。
引证解释
⒈ 不以礼相待。引:《左传·隐公六年》:“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⒉ 不施礼。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正旦做不礼科,云]‘兀那厮,靠后。’”⒈不以礼相待。引《左传·隐公六年》:“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⒉不施礼。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正旦做不礼科,云]‘兀那厮,靠后。’”
综合释义
不以礼相待。《左传·隐公六年》:“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不施礼。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正旦做不礼科,云]‘兀那厮,靠后。’”不礼[bùlǐ]不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员外也!你把共乳同胞亲兄弟孙二不礼,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
汉语大词典
(1).不以礼相待。《左传·隐公六年》:“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2).不施礼。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正旦做不礼科,云]‘兀那厮,靠后。’”
国语辞典
⒈ 不顾。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员外也!你把共乳同胞亲兄弟孙二不礼,却信著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不礼[bùlǐ]⒈不顾。引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员外也!你把共乳同胞亲兄弟孙二不礼,却信著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
辞典修订版
不顾。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颩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楔子》:「员外也!你把共乳同胞亲兄弟孙二不礼,却信着这两个光棍,搬坏了俺一家儿也。」
其他释义
1.不以礼相待。2.不施礼。
不礼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