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观法
guān fǎ

【拼音】:guān fǎ

【注音】:ㄍㄨㄢㄈㄚˇ

【结构】:观(左右结构)法(左右结构)

【繁体】:觀法

字义分解
观法的解释
词语解释
1.观察法度。2.佛教语。指观心。参阅唐湛然《止观大意》。观法[guānfǎ]⒈观察法度。⒉佛教语。指观心。参阅唐湛然《止观大意》。
基础解释
观察法度。佛教语。指观心。
引证解释
⒈观察法度。引《荀子·成相》:“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梁启雄释:“他观察法律问题能在法律范围以外注意,因此,他所见到的事物能远达,深入到常人看不到的境域。”⒉佛教语。指观心。参阅唐湛然《止观大意》。
网络解释
观法观法是观想真理之方法,为佛教一般之实践法门。类似用语有观、修观、观念、观想、观行、观察、观门等,总称观法。观,梵语vipas/yana^,音译毗钵舍那,意即以智慧专心观想佛或法等特定对象,而致力于证悟。例如日想观、月轮观、九想观等,皆是心中有一具体之对象来作观,为初步之观法。后更进一步透过此类具象而观想深奥之教义或佛教哲理。
综合释义
观察法度。《荀子·成相》:“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梁启雄释:“他观察法律问题能在法律范围以外注意,因此,他所见到的事物能远达,深入到常人看不到的境域。”
汉语大词典
(1).观察法度。《荀子·成相》:“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梁启雄释:“他观察法律问题能在法律范围以外注意,因此,他所见到的事物能远达,深入到常人看不到的境域。”(2).佛教语。指观心。参阅唐湛然《止观大意》。
观法造句
1.遇弥勒佛生日、释迦牟尼涅盘、观世音菩萨出家等重要佛教节日,她还要去白云观、法源寺秉烛烧香。
2.之后,慧思的弟子智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法门,从而使天台宗在教理上趋于完善。
3.反观法文化研究,既不自我设限于白纸黑字的法条,又能主动接纳眼光向下的司法实践。
4.普济世人垂悯恤,遍观法界现金莲。
5.数值结果表明,由于使用了内观法结合多波前法解非对称稀疏矩阵,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
6.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7.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8.达摩壁观法却反其道而行,入定时不但没有任何冗繁的前奏,而且也不需将佛相引入识海,所求只是通过静悟达到佛由心生、我即是佛的地步。
9.凡圣的差别在于:凡夫因执着实有落于习性的束缚中,枉受如梦惊恐痛苦,圣人因现量随缘无作无住而自在,观法即假即真,中道而行。
10.入定修观法眼开,乞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仓央嘉措
观法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