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翻经
fān jīng

【拼音】:fān jīng

【注音】:ㄈㄢㄐ一ㄥ

【结构】:翻(左右结构)经(左右结构)

【繁体】:翻經

字义分解
翻经的解释
词语解释
1.指翻译佛经。2.台名。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南朝宋谢灵运为临川内史,于府治南宝应寺翻《涅盘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唐颜真卿有《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翻经[fānjīng]⒈指翻译佛经。⒉台名。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南朝宋谢灵运为临川内史,于府治南宝应寺翻《涅盘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唐颜真卿有《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
基础解释
指翻译佛经。台名。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南朝宋谢灵运为临川内史,于府治南宝应寺翻《涅盘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唐颜真卿有《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
引证解释
⒈指翻译佛经。引隋杜宝《大业杂记》:“门南洛水有翊津桥,通翻经道场。”唐温庭筠《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按,客儿,谢灵运小字。繙經:1.犹读经。清徐增《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⒉台名。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南朝宋谢灵运为临川内史,于府治南宝应寺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唐颜真卿有《抚州宝应寺翻经臺记》。
网络解释
翻经翻经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ānjīnɡ,意思是指翻译佛经。
综合释义
指翻译佛经。隋杜宝《大业杂记》:“门南洛水有翊津桥,通翻经道场。”唐温庭筠《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按,客儿,谢灵运小字。繙經:1.犹读经。清徐增《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台名。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南朝宋谢灵运为临川内史,于府治南宝应寺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唐颜真卿有《抚州宝应寺翻经臺记》。翻经[fānjīng]
汉语大词典
(1).指翻译佛经。隋杜宝《大业杂记》:“门南洛水有翊津桥,通翻经道场。”唐温庭筠《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诗:“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按,客儿,谢灵运小字。翻经:1.犹读经。清徐增《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翻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清唐孙华《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翻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2).台名。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南朝宋谢灵运为临川内史,于府治南宝应寺翻《涅槃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唐颜真卿有《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
翻经造句
1.因此,六月六有许多别称,如曝书日、晒龙袍日、晒经节、翻经会等。
2.真正的思考所依据的不只是经验指数,他甚至在推翻经验、创造新的机会。所以思考是有趣的,他不一定是逻辑;更不是主观的判断。[https://www.chazidian.com/zj-143636/查字典造句]
3.真正的思考所依据的不只是经验指数,他甚至在推翻经验、创造新的机会。所以思考是有趣的,他不一定是逻辑;更不是主观的判断。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翻经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