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游山屐
yóu shān jī

【拼音】:yóu shān jī

【注音】:一ㄡˊㄕㄢㄐ一

【结构】:游(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屐(半包围结构)

【繁体】:遊山屐

字义分解
游山屐的解释
词语解释
即谢公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游山屐[yóushānjī]⒈即谢公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
基础解释
即谢公屐。
引证解释
⒈即谢公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引宋刘克庄《水龙吟》词:“挟书种树,举障尘扇,著游山屐。”清李调元《再游嘉定凌云寺》诗:“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巔。”
网络解释
游山屐游山屐,拼音yóushānjī,注音ㄧㄡˊㄕㄢㄐㄧ,指即谢公屐。出处: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综合释义
即谢公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宋刘克庄《水龙吟》词:“挟书种树,举障尘扇,著游山屐。”清李调元《再游嘉定凌云寺》诗:“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巔。”即谢公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
网友释义
游山屐,拼音yóushānjī,注音ㄧㄡˊㄕㄢㄐㄧ,指即谢公屐。出处: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汉语大词典
即谢公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宋刘克庄《水龙吟》词:“挟书种树,举障尘扇,著游山屐。”清李调元《再游嘉定凌云寺》诗:“老来久弃游山屐,又上凌云陟九巅。”
其他释义
1.即谢公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游山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见《宋书.谢灵运传》。
游山屐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