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谓九州。九方。九隅[jiǔyú]⒈谓九州。九方。
引证解释
⒈谓九州。引《逸周书·尝麦》:“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楚辞·王褒<九怀·匡机>》:“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王逸注:“歷观九州求英俊也。”唐李邕《秦望山法华寺碑》:“百宝盈於九隅,羣经备於三藏。”⒉九方。引《黄庭内景经·上睹》:“上覩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梁丘子注:“九隅,九方也。”
网络解释
九隅九隅,是汉语词汇,出自《逸周书·尝麦》,解释为九州。
综合释义
谓九州。《逸周书·尝麦》:“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楚辞·王褒<九怀·匡机>》:“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王逸注:“歷观九州求英俊也。”唐李邕《秦望山法华寺碑》:“百宝盈於九隅,羣经备於三藏。”九方。《黄庭内景经·上睹》:“上覩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梁丘子注:“九隅,九方也。”九隅[jiǔyú]
汉语大词典
(1).谓九州。《逸周书·尝麦》:“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楚辞·王褒〈九怀·匡机〉》:“弥览兮九隅,彷徨兮兰宫。”王逸注:“历观九州求英俊也。”唐李邕《秦望山法华寺碑》:“百宝盈于九隅,群经备于三藏。”(2).九方。《黄庭内景经·上睹》:“上睹三元如连珠,落落明景照九隅。”梁丘子注:“九隅,九方也。”
其他释义
1.谓九州。2.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