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百计
bǎi jì

【拼音】:bǎi jì

【注音】:ㄅㄞˇㄐ一ˋ

【结构】:百(上下结构)计(左右结构)

【繁体】:百計

字义分解
百计的解释
词语解释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百计[bǎijì]⒈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引证解释
⒈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韩愈好奇,与客登华山絶峯,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慟哭,华阴令百计取之,乃下。”宋苏轼《次韵水官》之二:“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红楼梦》第九九回:“初到之时,果然胥吏畏惧,便百计钻营。”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不意有林畏庐(林紓)者,不知与迦因何仇,凡蟠溪子所百计弥缝而曲为迦因讳者,必欲歷补之以彰其丑。”
网络解释
百计百计,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韩愈好奇,与客登华山絶峯,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慟哭,华阴令百计取之,乃下。”宋苏轼《次韵水官》之二:“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红楼梦》第九九回:“初到之时,果然胥吏畏惧,便百计钻营。”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不意有林畏庐(林紓)者,不知与迦因何仇,凡蟠溪子所百计弥缝而曲为迦因讳者,必欲歷补之以彰其丑。”
汉语大词典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韩愈好奇,与客登华山绝峰,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恸哭,华阴令百计取之,乃下。”宋苏轼《次韵水官》之二:“京城诸权贵,欲取百计难。”《红楼梦》第九九回:“初到之时,果然胥吏畏惧,便百计钻营。”寅半生《读〈迦因小传〉两译本书后》:“不意有林畏庐(林纾)者,不知与迦因何仇,凡蟠溪子所百计弥缝而曲为迦因讳者,必欲历补之以彰其丑。”
其他释义
1.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百计造句
1.自天堡城后,城中防守益密,地堡城扼住隘路,百计环攻,无隙可乘……左路地势甚高,利于攻击,右路地势极低,利于潜攻。
2.他的喜爱是如此悦人心意,下属们愿千方百计地得到它。
3.领导千方百计地为下岗职工安排再就业,解决生活问题。
4.公司的经理们千方百计寻找各种可行性方案。
5.之前,含有一家铝制品厂所排放红泥的水坝决口,有毒化学淤泥淹没了三个村庄,致使四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三个人下落不明,数以百计的家庭被疏散。
6.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用尽手段,看破红尘,超然世上,为何会踏入绝境?群雄角逐,万灵争霸,万千世界且看谁主沉浮。
7.一个有良知的记者不是要掩盖真相,而是千方百计使之大白于天下。
8.由于一纸户口成为了利益载体,周边村镇的老百姓总要千方百计挂靠到生活在工房区的远亲近友的户口上。
9."我是一个中国老百姓,碍于国家民族主义,未敢从命"。日本人想控制上海,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对杜月笙进行拉拢,杜月笙如是说。
10.在艰难时期,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一种始终面向外界的姿态。若想长期生存,仅有的途径就是要使人人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让下一代产品进入用户家中。约翰多伊尔。
百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单词
相关歇后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