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石鼓
shí gǔ

【拼音】:shí gǔ

【注音】:ㄕˊㄍㄨˇ

【结构】:石(半包围结构)鼓(左右结构)

【简体】:石鼓

【繁体】:石鼓

字义分解
石鼓的解释
词语解释
石鼓Shígǔ。(1)中国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镇。举世闻名的长江虎跳峡在此,虎跳峡山顶和江面高差3000多米,宽不足60米。石鼓[shígǔ]⒈中国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辖镇。举世闻名的长江虎跳峡在此,虎跳峡山顶和江面高差3000多米,宽不足60米。英Shigu;
引证解释
⒈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见“石鼓文”。引唐张说《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颂皇灵兮篆石鼓,万斯年兮群玉府。”宋苏轼《石鼓歌》:“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鬱律蛟蛇走。”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欵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清赵翼《拟秋獮应制》诗:“盛朝校猎成年例,石鼓岐阳岂足夸。”⒉鼓形大石。引《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成帝鸿嘉三年五月乙亥,天水冀南山大石鸣,声隆隆如雷,有顷止……民俗名曰石鼓,石鼓鸣,有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南逕燕山下,悬巖之侧有石鼓……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鄴西鼓山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清吴伟业《闻台州警》诗之三:“石鼓响来开峭壁,干将飞去出沧浪。”
网络解释
石鼓(镇国之宝)石鼓(Shi-ku,StoneDrum)又称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627年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
综合释义
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唐张说《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颂皇灵兮篆石鼓,万斯年兮群玉府。”宋苏轼《石鼓歌》:“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鬱律蛟蛇走。”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欵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清赵翼《拟秋獮应制》诗:“盛朝校猎成年例,石鼓岐阳岂足夸。”参见“石鼓文”。鼓形大石。《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成帝鸿嘉三年五月乙亥,天水冀南山大石鸣,声隆隆如雷,有顷止……民俗名曰石鼓,石鼓鸣,有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南逕燕山下,悬巖之侧有石鼓……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鄴西鼓山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清吴伟业《闻台州警》诗之三:“石鼓响来开峭壁,干将飞去出沧浪。”石鼓[shígǔ]鼓形的石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注》:「南迳燕山下,悬岩之侧有石鼓, ……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唐语林.卷五.补遗》:「邺西鼓山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周秦时的刻石。有十个,形圆,底大似墩,上刻有籀文。
网友释义
条目:石鼓拼音:shígǔ注音:ㄕㄧˊㄍㄨˇ1.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唐·张说《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颂皇灵兮篆石鼓,万斯年兮群玉府。”宋·苏轼《石鼓歌》:“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欵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清·赵翼《拟秋獮应制》诗:“盛朝校猎成年例,石鼓岐阳岂足夸。”参见“石鼓文”。2.鼓形大石。《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成帝鸿嘉三年五月乙亥,天水冀南山大石鸣,声隆隆如雷,有顷止……民俗名曰石鼓,石鼓鸣,有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南迳燕山下,悬巖之侧有石鼓……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邺西鼓山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清·吴伟业《闻台州警》诗之三:“石鼓响来开峭壁,干将飞去出沧浪。”
汉语大词典
(1).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唐张说《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颂皇灵兮篆石鼓,万斯年兮群玉府。”宋苏轼《石鼓歌》:“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清赵翼《拟秋狝应制》诗:“盛朝校猎成年例,石鼓岐阳岂足夸。”参见“石鼓文”。(2).鼓形大石。《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成帝鸿嘉三年五月乙亥,天水冀南山大石鸣,声隆隆如雷,有顷止……民俗名曰石鼓,石鼓鸣,有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南径燕山下,悬岩之侧有石鼓……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邺西鼓山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清吴伟业《闻台州警》诗之三:“石鼓响来开峭壁,干将飞去出沧浪。”
国语辞典
鼓形的石块。石鼓[shígǔ]⒈鼓形的石块。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注》:「南迳燕山下,悬岩之侧有石鼓,……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唐语林·卷五·补遗》:「邺西鼓山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⒉周秦时的刻石。有十个,形圆,底大似墩,上刻有籀文。英语DangudistrictofHengyangcity衡陽市|衡阳市[Heng2yang2shi4],Hunan
辞典修订版
鼓形的石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注》:「南迳燕山下,悬岩之侧有石鼓, ……耆旧言:燕山石鼓鸣,则土有兵。」《唐语林.卷五.补遗》:「邺西鼓山东北有石鼓,俗传石鼓鸣则兵起。」周秦时的刻石。有十个,形圆,底大似墩,上刻有籀文。
其他释义
1.东周初秦国刻石。形略像鼓,共有十个,上刻籀文四言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2.鼓形大石。
石鼓造句
1.殿内塑关羽、关平、周仓像,殿外古石塔炉青烟缭绕,古石鼓、石狮、石华表傲然屹立。
2.集美石鼓路菜市场门口的斑马线,是集美平常最繁忙的斑马线之一。
3.采用高速摄影双测技术对尖山铁矿山头硐室大爆破过程进行现场实测,描述了岩石鼓包、抛掷等现象。
4.东铁管巷地块位于新街口核心商圈的西南位置,东至中山南路,南至石鼓路、建华大厦,西至王府大街,北至友谊华联大厦、南京国际金融中心。
5.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
6.入滇前,他就编著了《风雅逸编》、《选诗外编》、《石鼓文音释》等著作。
7.有知情人向华商报反映,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党家村小学教师陈磊长年不上班,工资却照拿不误。
8.在集美学区的石鼓路上,有一家叫“妈妈的菜园”素食连锁餐厅。
9.湘潭县石鼓镇油菜花海等你来。
10.这家餐馆就开在石鼓路的美食休闲街区,这里另有很多外国菜馆给你选择的。
石鼓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