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忧勤
yōu qín

【拼音】:yōu qín

【注音】:一ㄡㄑ一ㄣˊ

【结构】:忧(左右结构)勤(左右结构)

【繁体】:憂勤

字义分解
忧勤的解释
词语解释
亦作'忧勤'。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
基础解释
亦作/'忧勤/',亦作/'忧勤/'。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
引证解释
⒈亦作“忧懃”。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忧勤,而终於佚乐者也。”《东观汉记·刘般传》:“建初元年,拜为宗正,忧勤国事,夙夜不怠。”唐白居易《贺雨》诗:“忧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言:‘近岁士大夫以言为讳,閭阎愁苦於下,而上不知,明主忧懃於上,而下无所诉,此罪在羣臣。’”清魏源《道中杂言》诗之三:“九重日忧勤,四海日疮痍。”
网络解释
忧勤忧勤,拼音:yōuqín,是一个汉语词汇,
释义
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
综合释义
亦作“忧懃”。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忧勤,而终於佚乐者也。”《东观汉记·刘般传》:“建初元年,拜为宗正,忧勤国事,夙夜不怠。”唐白居易《贺雨》诗:“忧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言:‘近岁士大夫以言为讳,閭阎愁苦於下,而上不知,明主忧懃於上,而下无所诉,此罪在羣臣。’”清魏源《道中杂言》诗之三:“九重日忧勤,四海日疮痍。”
汉语大词典
亦作“忧勤”。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于忧勤,而终于佚乐者也。”《东观汉记·刘般传》:“建初元年,拜为宗正,忧勤国事,夙夜不怠。”唐白居易《贺雨》诗:“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言:‘近岁士大夫以言为讳,闾阎愁苦于下,而上不知,明主忧勤于上,而下无所诉,此罪在群臣。’”清魏源《道中杂言》诗之三:“九重日忧勤,四海日疮痍。”
其他释义
1.亦作'忧勤'。2.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
忧勤造句
1.先帝宵衣久,忧勤为万方;捐躯酬赤子,披发见高皇;风雨迷神路,山河尽国殄;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
2.慈禧后为了战务,宵旰忧勤,批览章奏,指示机宜,都是一个儿的心思才力,调排这样,调排那样。
3.令叔祖忠勇血性,素肯急人之急,况边防日警,宵旰忧勤,正臣子枕戈之日,即志士揽辔之秋。
4.宵旰忧勤,夙夜在公,怀兹念兹,缜密筹划。
5.陛下十余年来宵旰忧勤,盼望天下早日太平,万民安业,但天下太平尚未到来,所以这第五句说‘玉楼辜负十年梦’。
6.远在逃亡地的慈禧复电李鸿章,言他“为国宣劳,忧勤致疾”,望他“早日痊愈,荣膺懋赏”。
7.日晦而归食。朝不及夕。以忧勤社稷。成王每朝。
8.王者上承天地宗庙,下抚百姓四夷,夙夜忧勤,固不可自暇自逸。
9.圣祖对着群臣,愁眉苦脸,装出一副宵旰忧勤的样子。
10.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情怡性;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忧勤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