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达命
dá mìng

【拼音】:dá mìng

【注音】:ㄉㄚˊㄇ一ㄥˋ

【结构】:达(半包围结构)命(上下结构)

【繁体】:達命

字义分解
达命的解释
词语解释
1.犹知命。达命[dámìng]⒈犹知命。
基础解释
犹知命。
引证解释
⒈犹知命。引《庄子·达生》:“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北齐书·儒林传·权会》:“有一子,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不幸早亡,临送者为其伤慟,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唐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
网络解释
达命达命,汉语词语,拼音为dámìng。释义为犹知命。出自《庄子·达生》、《北齐书·儒林传·权会》、唐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
综合释义
犹知命。《庄子·达生》:“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北齐书·儒林传·权会》:“有一子,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不幸早亡,临送者为其伤慟,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唐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达命[dámìng]
汉语大词典
犹知命。《庄子·达生》:“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北齐书·儒林传·权会》:“有一子,字子袭,聪敏精勤,幼有成人之量。不幸早亡,临送者为其伤恸,会唯一哭而罢,时人尚其达命。”唐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
达命造句
1.他们通过军鸽向法国抵抗组织和欧洲联军传达命令,输送情报,所有军鸽都要通过严格的训练。
2.战争中实施巧妙机动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无疑是在下达命令之前,必须掌握敌人行动的情报。事实上,如果不了解敌人在干什么,又何以确定自己应该干什么呢?
3.值此光棍节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四姨夫的三小舅子的二外甥女家的大忽悠,对还单身的你表示深切慰问,并传达命令:立即恋爱!务必今年变成双截棍!
4.“如果敌人再次触犯敏感海域,我将下达命令,绝不错过来之不易的绝佳机会,在前线开始正义的祖国统一大进军”。 
5.这些士兵采取“钉人术”,每见到一人,就强令站住,这样一直找到内务府大臣绍英,要求他向溥仪马上转达命令,限时离开紫禁城。 
6.枢密令在座谈会法案下下达,向议会传达命令,通常用来约束政府公共部门。
7.王寅立即设计出一条通往医院的最短路线,同时利用电话、电台和接警系统向沿途警队下达命令,用警车带道。
8.“水火无情”,抗洪如同打仗,上传下达命令或通报情况,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容不得“皮厚馅少”的“肉包子”。
9.卫阳睁开眼睛一看,发现站在自己眼前是一个粉面油头的年轻人,手中拿着一把纸扇,居高凌下的正在下达命令。
10.值此光棍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左邻右舍、大姨妈二姨婆、父老乡亲及全国的男女同胞,对还单身的你表示慰问,并传达命令:立即恋爱!务必今年变成双截棍!
达命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