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株林
zhū lín

【拼音】:zhū lín

【注音】:ㄓㄨㄌ一ㄣˊ

【结构】:株(左右结构)林(左右结构)

【简体】:株林

【繁体】:株林

字义分解
株林的解释
词语解释
1.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2.犹树林,林木。
基础解释
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犹树林,林木。
引证解释
⒈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引《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⒉犹树林,林木。引汉应瑒《报庞惠恭书》:“植鷺羽於苑丘,骋骏足於株林。”《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田田相如,鐇钁株林。”李贤注:“谓以铲钁去林木之株蘖也。”
综合释义
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犹树林,林木。汉应瑒《报庞惠恭书》:“植鷺羽於苑丘,骋骏足於株林。”《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田田相如,鐇钁株林。”李贤注:“谓以铲钁去林木之株蘖也。”株林[zhūlín]《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株林,刺灵公也。」首章二句为:「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株,夏氏邑也,在今河南柘城县。林,野之别称。
汉语大词典
(1).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2).犹树林,林木。汉应玚《报庞惠恭书》:“植鹭羽于苑丘,骋骏足于株林。”《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田田相如,鐇钁株林。”李贤注:“谓以铲钁去林木之株蘖也。”
国语辞典
《诗经.陈风》的篇名。共二章。根据诗序:「株林,刺灵公也。」首章二句为:「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株,夏氏邑也,在今河南柘城县。林,野之别称。
株林造句
1.你曾送我一株林花玉钗,很漂亮,还记得吗?
2.株林是陈国的精华地区,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气候温和,风光旖旎,夏御叔除了在国都供职以外,多半的时间,都与夏姬住在株林背山西水的一座豪华别墅之中,过着优游林泉。
3.青春是株林芝草,青春是味不老药,亮出你的年轻护照,年轻的心艳阳高照,忧愁烦恼统统让道,好运福气将你围绕,心态年轻快活到老!青年节快乐!
4.连一向禁止外人随意出入的株林也熙熙攘攘的喧闹起来。
5.意思是说陈灵公的车驾经常来往于株林道上,都是要去会见夏南;而株林别墅中的笙歌美酒,也是陈灵公与夏南在通宵达旦的欢会!讽刺是十分明显的。
6.第一株林枫认得,是引灵黑虫草!作用就不说明了。
7.朝遇参天古株林,昔逢三眼银龙蟒……今日之事颇为棘手。
株林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