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正信
zhèng xìn

【拼音】:zhèng xìn

【注音】:ㄓㄥˋㄒ一ㄣˋ

【结构】:正(独体结构)信(左右结构)

字义分解
正信的解释
词语解释
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正信[zhèngxìn]⒈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⒉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
基础解释
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
引证解释
⒈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引《维摩经·方便品》:“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唐白居易《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起正信,见本觉。”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啟正信哉。”⒉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引唐元结《与韦洪州书》:“里有正信之士为辩之,然后邻家通欢。”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当彼流离异地,虽不遽忘其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释。”
网络解释
正信(乐队cnblue成员)正信,男,1991年09月15日出生,C.N.Blue成员,在乐队中担任贝斯手。
综合释义
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维摩经·方便品》:“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唐白居易《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起正信,见本觉。”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啟正信哉。”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唐元结《与韦洪州书》:“里有正信之士为辩之,然后邻家通欢。”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当彼流离异地,虽不遽忘其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释。”
汉语大词典
(1).佛教语。笃信正法之心。《维摩经·方便品》:“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唐白居易《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起正信,见本觉。”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启正信哉。”(2).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唐元结《与韦洪州书》:“里有正信之士为辩之,然后邻家通欢。”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当彼流离异地,虽不遽忘其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释。”
正信造句
1.大瑞科技以一贯诚正信实之理念,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之服务精神,正逐步扩大封装材料之市场版图。
2.八地以下的师傅是正信的三宝还是邪门歪道?
3.进一步分析发现,即使采用临时公告披露会计差错及更正信息,也往往是语焉不详甚至文过饰非。
4.只有能够保持一种持久的独立的看法的人,才能真正信仰-----这种信仰是作为一种灵魂的状态,作为一种“面对存在”而不是对来自外部某种东西盲目的认同。哈维尔 
5.这种“一头沉”处理造成的表面平静,并不代表真相的水落石出,也不代表民众的真正信服。
6.当一个人信仰伊斯兰时,组织就会指定成为新穆斯林导师的老大哥或者老大姐来纠正信息,提高支持和建议。
7.保罗为此写信给歌罗西的信徒们,告戒他们要力拒危害纯正信仰根基的无益的争论和虚假的异端教训。
8.旁观者认为,中国的新闻检查十分严格,中国公民并不会获得国际反对意见的真正信息。
9.阿诸那啊,对此奉爱没有正信的人就无法得到“我”,就会在这个苦难的肉体存在的绝路上,经历周而复始的生死轮回。
10.送上一味爱情灵丹妙药:一片真心实意,两钱体贴温柔,三两呵护尊重,四分柔情浪漫,五味健康甜蜜。此药效极佳,信不信由你,我反正信了,长期服用可甜蜜幸福,白头偕老,美满一生!
正信相关知识
相关成语
相关词语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