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汉语词典
词语
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词典 日蹙
rì cù

【拼音】:rì cù

【注音】:ㄖˋㄘㄨˋ

【结构】:日(独体结构)蹙(上下结构)

字义分解
日蹙的解释
词语解释
一天比一天紧迫。每天减缩;一天比一天减缩。日蹙[rìcù]⒈一天比一天紧迫。每天减缩;一天比一天减缩。
引证解释
⒈一天比一天紧迫。引《周书·晋荡公护传》:“季孟势穷,伯珪日蹙,坐待灭亡,鉴之愚智。”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方军势日蹙时,斗愈力。”⒉每天减缩;一天比一天减缩。引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往者英人自印度入缅,割其西南边要地;近因国中多故,失好於英,有日蹙百里之虞。”刘伯承《回顾长征》一:“广昌一战,红军损失很大。从此,‘左’倾路线又实行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把口,因而完全处于被动,东堵西击,穷于应付,以致兵日少而地日蹙。”
网络解释
日蹙日蹙是一个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
一天比一天紧迫。《周书·晋荡公护传》:“季孟势穷,伯珪日蹙,坐待灭亡,鉴之愚智。”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方军势日蹙时,斗愈力。”每天减缩;一天比一天减缩。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往者英人自印度入缅,割其西南边要地;近因国中多故,失好於英,有日蹙百里之虞。”刘伯承《回顾长征》一:“广昌一战,红军损失很大。从此,‘左’倾路线又实行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把口,因而完全处于被动,东堵西击,穷于应付,以致兵日少而地日蹙。”
汉语大词典
(1).一天比一天紧迫。《周书·晋荡公护传》:“季孟势穷,伯圭日蹙,坐待灭亡,鉴之愚智。”清昭梿《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方军势日蹙时,斗愈力。”(2).每天减缩;一天比一天减缩。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往者英人自印度入缅,割其西南边要地;近因国中多故,失好于英,有日蹙百里之虞。”刘伯承《回顾长征》一:“广昌一战,红军损失很大。从此,‘左’倾路线又实行了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把口,因而完全处于被动,东堵西击,穷于应付,以致兵日少而地日蹙。”
其他释义
1.一天比一天紧迫。2.每天减缩;一天比一天减缩。
日蹙造句
1.今疆场日蹙,隋军压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张,臣见麋鹿复游于姑苏矣!
2.合之虽二三百营之有余,分之实二三十营之不足,以致兵威日蹙,敌焰弥张。
3.乾元之后,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或为掠劫伤杀,或转死沟壑。
4.今疆埸日蹙,隋军压境,陛下如不改弦易张,臣见麋鹿复游于姑苏矣。
5.自前清季世,四裔携贰,几于日蹙国百里。
6.内度身世,郎署浮沈,既茫乎未有畔岸;外观乡里,饥溺满眼,又汲汲乎有生涯日蹙之势。
7.经庚子之变,“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
8.昔先王受命,有如邵公,且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9.“甲午战败台湾割让,蚶江海防官署随之关闭,后清廷海防弛废,蚶江分汛防区日蹙,至清末亦废。
10.中国生齿日繁,生机日蹙,或平民失业,或乞丐行凶,或游手逗留,或流民滋事。【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日蹙相关知识

相关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