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
基础解释
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
引证解释
⒈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引清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网络解释
咬秋咬秋,中国民俗之一。立秋这天有吃西瓜的习俗,叫做“咬秋”,俗称'咬瓜',意为天气转凉,西瓜少了。释义:北方民间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
综合释义
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清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咬秋[yǎoqiū]立秋日食瓜的习俗。清.张焘《津门杂记.卷上.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汉语大词典
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清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国语辞典
立秋日食瓜的习俗。
辞典修订版
立秋日食瓜的习俗。清.张焘《津门杂记.卷上.岁时风俗》:「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其他释义
1.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